十幾年來;除了悉心教導皇孫;就是專心當他的和尚;什麼事兒都不摻合。”
“嗯。”周新點點頭;這好理解;當初姚廣孝還是道衍和尚的時候;一心一意慫恿永樂造反;又送白帽子;又找袁天師給朱棣算卦;可以;朱棣最後決定起兵造反;他得佔六成因素。在靖難之役中;他又是頭號謀臣;朱棣所有事情都找他商量;那些不足為外人道哉的事兒;他都一清二楚。基本上;這樣人下場只有一個;那就是兔死狗烹。
但朱棣是個恩怨分明的人;雖然嗜殺;但不像他爹那樣濫殺。而且姚廣孝相當知進退;幫著朱棣奪了天下;卻絕不邀功請賞、也不戀棧權力;一副大隱於朝的架勢。這讓朱棣很是放心;是以多少年來君臣相諧;竟更像是一對朋友;但想讓姚廣孝開口話;是誰也辦不到的。
“第二個是漢王。”胡瀠嘆氣道:“這也不用了吧……”
“不用了……”周新點點頭;皇上最鍾愛的孫子是朱瞻基;最鍾愛的兒子卻不是他爹朱高熾;而是漢王朱高煦。朱高煦勇武無匹;極類朱棣;在靖難之役中屢立戰功;還幾度救過朱棣命;朱棣也曾經當著眾文武的面;許諾將來傳位給他。
雖然最後皇帝迫於朝臣的壓力;還是將皇位傳給了嫡長子;但是對朱高煦的寵愛無以復加;遲遲不讓他就藩不;外出打仗還讓他領兵;回京又允其參與軍機;一切地位與太子同;令人不得不多生遐想……皇上是不是找機會;準備隨時換人?
但這不是人臣該議論的話題;而且漢王跟紀綱穿一條褲子都嫌肥;不搗亂就不錯了;還指望他幫忙?
周新心中默唸幾聲‘罪過;;便問:“第三個呢?”
“內官監總管鄭公公。”胡瀠道:“他是皇上最信任的人;可惜內官不能於政;雖然面子大;卻不好亂話。”這個年代司禮監的地位還很低;內官監總管才是大內總管。
“當然。”周新點點頭;道:“鄭公公戰功蓋世;文韜武略;皇上曾他要不是宦官;肯定可以封侯。不過也正因如此;皇上對他才會完全信任吧。”
“是;前年太孫南下;皇上不放心任何人;竟讓鄭公公隨行;足以明問題了。”胡瀠點點頭。
“那第四位呢?”周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