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部分(3 / 4)

小說:大官人 作者:老山文學

王是動機十足的。別忘了,漢王賴在京裡不就藩,趙王也一樣沒有就藩,只是天塌下來個大的頂著,所以他一直沒承受什麼壓力。但是一旦漢王就藩,他也得乖乖就藩,所以對朱高燧來說,幫漢王留下就是幫自己留下。

再者,若是不小心把漢王射死,皇上必然歸咎於太子,若是一怒之下廢太子,他作為僅剩的皇子,變成了唯一的選擇。就算射不死漢王,以趙王的口舌功夫,也必能挑撥的漢王對太子恨之入骨,到時候鷸蚌相爭漁翁得利,他還是最後的贏家。

所以怎麼算,這一箭對趙王都是大賺特賺的,而且趙王也有條件有能力組織這場刺殺。一切種種,讓王賢毫不猶豫將他定為頭號嫌疑人!

不過這案子做得如此乾淨,想要指控趙王幾乎是不可能,只能另闢蹊徑了……正尋思著,便聽手下一聲稟報道:

“大人,下馬坊到了!”

“嗯。”王賢這才回過神,便看到面前一座威武的兩柱沖天式石雕牌坊,額上橫刻‘諸司官員下馬’六個大字,提醒著臣子們再往前,就是大明太祖的孝陵了,不管官階高低,都必須下馬步行以保持敬畏。

孝陵是大明太祖皇帝的陵寢所在,也是大明朝的‘龍脈’所在。孝陵的平安就意味著朱家子孫興旺發達、國運長久。因此,除了管理孝陵內部的神宮監外,大明又在下馬坊東側設立了與上十二衛同樣精銳的孝陵衛,嚴密把守此處。

一群人還沒靠近下馬坊,就引起了孝陵衛官兵的警覺,好在有錦衣衛及時上前通報,才沒有引起誤會。

王賢趕忙翻身下馬,整肅衣冠。一旁的英國公張輔也做出同樣的動作,兩人步行向前,來到牌坊下,向駐守在那裡的孝陵衛官兵,出示了欽差關防,又聆聽吩咐若干禁忌後,才得以放行。

不過他們的護衛都被留在下馬坊外,只帶了幾名隨從進了孝陵。

整個孝陵的建成,歷時三十餘年,其規模之宏大,建築之雄偉,都是歷朝所僅見的。建成時圍牆內享殿巍峨,樓閣壯麗,南朝七十所寺院有一半被圍入禁苑之中。只見陵園內亭閣相接,享殿中煙霧繚繞,松濤林海,養長生鹿千頭、千歲鶴千隻。鹿鳴其間,白鶴翱翔,令人如墜仙境一般。

王賢也是見過大世面的,但進了朱元璋的陵園後,還是驚得合不攏嘴,乖乖隆地洞,怪不得人人都想當皇帝呢,這實在是太太太誇張了!

這時候神宮監的管事牌子迎上來,向英國公行禮後,便引著二位欽差沿神道蜿蜒向上,神道是由長五尺、寬三尺三的大青石板整齊鋪就,兩側則是花崗岩,以席紋鋪裝,是文臣武將及太監等隨從人員走的。

途中經過大金門、四方城、石象路、翁仲路,走了足足四五里路,才最後到達供奉太祖皇帝和馬皇后神位的孝陵殿前。

孝陵殿宏大巍峨,殿前有三層通高一丈的須彌座臺基,臺基前的方石大坪上,每隔一段距離有一個花池,池中種著兩三丈高的銀杏樹,現在是三月,江南的銀杏樹應該枝繁葉茂了。然而此刻二十六棵銀杏樹的葉子都已經脫落不少,有些樹甚至掉光了葉子,已經可以宣告死亡了。

王賢跟著英國公在享殿外磕了頭,兩人便起身仔細觀察起那些銀杏樹來。準確的說,是王賢一人,英國公對樹木沒有研究,便與那神宮監的管事牌子閒扯起來。

“趙公公,咱們幾年沒見了?”英國公看著這白髮蒼蒼的老太監,當年可是太祖皇帝身邊的內官監管事牌子。

“得有十四年了吧。”老太監蒼聲笑道:“咱家一直想找機會謝謝公爺,當年要不是您對皇上提議,咱家豈能有機會繼續侍奉太祖皇帝這些年。”

“公公可曾怨過我?”英國公看向老太監道。

“公爺想多了,”老太監搖搖頭道:“像咱家這樣侍奉過太祖和建文君兩代皇帝的太監,能有這樣的歸宿,我豈能還不知好歹?何況我這一把年紀了,還能跟那些跟著皇上靖過難的功臣爭?像現在這樣住在青山秀水間,每日為太祖皇上和娘娘灑掃庭院,已經是大幸了。”

“那樣本公還能心下稍安……”說罷前塵舊事,張輔問起正事道:“老公公說每日灑掃庭院,可是每天都來這孝陵殿前?”

“是,風雨無阻。”老太監點頭道。

“那是什麼時候發現,這些銀杏樹不對勁呢?”張輔問道。

“十天前,發現這些樹開始落葉,”老太監正色道:“咱家當即讓經驗豐富的老園丁來檢視,也沒看出個端倪來,之後又觀察了兩天,發現落葉現象愈發嚴重,便趕緊上報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