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部分(2 / 4)

小說:大官人 作者:老山文學

然而,激烈的鬥爭其實從未緩和,只是由明爭暫時轉為暗鬥,鬥爭的焦點也從南京轉移到了北京而已……

六月的北京城驕陽似火,黃土漫天。這座大明朝的第二都城,如今四處都在大興土木,數以百萬計的民夫和囚徒,在炎炎烈日下揮汗如雨,像一群群辛勞的工蟻,建設著這座規模遠超京師的大明新都會。

事實上,永樂皇帝自從繼位起,就一直十分重視對這個‘龍興之地’的營建。永樂元年,先是效仿太祖皇帝對鳳陽的做法,立北平為北京,改北平府為順天府,一應職官與京城同級。同時開始遷發江南富戶、山西商人和各地流民至此,以充實帝京。

永樂四年,朱棣下詔徵發民夫六十萬,興建北京皇宮和城垣,七年,在北京附近的昌平修建長陵。將自己的長眠之所修在北京而不是南京,已經十分明確的向臣民們透露了這位大帝的心思——他已經下定決心要遷都!

永樂八年,朱棣下令開會通河、重新疏浚大運河,打通南北漕運,到了今年,這項又是動用百萬民夫的浩大工程,終於基本完工,從此建造北京所需的海量物資,可以相對經濟便捷的從全國各地運至通州,使北京城的營建工程大大提速。

到目前為止,周長四十五里的正方形外城牆已經基本竣工,剩下的是修建宏偉的城門。筆直寬廣可容八車並行的石板街道早就投入使用,京城各處的王府官衙的修建也粗具雛形,馬上就要進入到精細的木工活階段。唯獨北京城修造的重中之重——紫禁城的營造工程,卻幾乎回到了原點。

這當然不是負責修造的官員有意怠慢,就是借他們一百個膽,也不敢惹喜怒無常的永樂大帝生氣,事實上,紫禁城工程在無論人力物力各方面,都享有絕對的優先權,之所以會出現目前的窘況,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永樂皇帝要求太高!

比起國初修建金陵帝京時的稍顯倉促,朱棣對北京城的修建工作,一直只有一個要求,那就是精益求精、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為北京城燒製的每一塊青磚、每一片朱瓦,在側面或者背面都燒有窯場的字號及生產年份,如果在施工時發現磚瓦有質量問題,便可根據磚瓦上的落款進行倒查,只要核實清了,輕者重罰,重者斬首!

不只是對物料的要求十分苛刻,一應施工的所有工序,都採取嚴格的‘逐層連查’制度進行施工,要求實施下一道工程的工匠,要對上一道工序進行嚴格檢查,若認為不合格可以拒絕施工,若是有問題沒有發現,或雖知有問題卻依然繼續施工,一旦事發,要同直接責任人連坐,遭到同等處罰。

負責監工的是由皇帝最信任的宦官、公侯、文官組成的聯合監察組,這些負責監察的官員,整天拎著一柄大錘在工地上巡視,時不時掄起大錘東敲一下西砸一錘,被直接砸壞的工程自不消說,就是沒砸壞的,他們也能透過錘子砸出的聲音,判斷出哪段城牆偷工減料、哪段城牆沒有沒有按照要求建造。被查出問題的責任人,往往只有一個結局,那就是被砍頭抄家……

而且這些監察官員無比的認真負責,絕無被賄賂的可能,因為他們知道皇帝陛下對北京城的營造是多麼的上心,事實上,永樂皇帝這次駕臨北京行在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親自監工北京城的建造。從五月中旬,聖駕抵達北京起,已經年過五旬的皇帝未作歇息,就立即巡視了京城的營建工作,且絕非走馬觀花,而且親自嚴格檢查。

他的檢查方式簡單粗暴,卻無比的有效——皇帝會隨機選擇一個地點,命人將已經修好的工程砸開,檢查有無偷工減料。比如在檢視城牆時,他令人砸開夾漿檢查,發現灰漿‘稍雜泥壤’、‘間隙超度’,隨即將負責此處的工匠、工頭十餘人就地砍頭。次日,又對督察此處工程的多名監督官員,包括工部侍郎、營繕司郎中等直接責任人予以嚴懲,輕者撤職,重者廷杖……

因此負責北京城營造的每個人,都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無不拿出最高的水平來修建這座帝王的理想之城。可就是這種程度的努力,依然無法讓永樂皇帝滿意——尤其是紫禁城!當巡視完已經快要竣工的三大殿後,朱棣黑著臉回來,第二天,皇帝召集一應行在大臣和修建官員到西宮議事。

所謂西宮,就是原先元朝的皇家西苑。原先朱棣巡視北京時,都是住在自己的潛邸中。但燕王府是在元大都皇宮的基礎上建造的,位於京城核心位置。為了修建新的紫禁城,只能把燕王府拆掉。但是自己北巡也不能沒地方住,便命工部在西苑中造了西宮,作為紫禁城未完工之前的視朝居住之處。

雖說只是臨時住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