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個屁。”王興業眯著眼道:“老子要給你刺字!”
“刺字?”王賢瞪大眼道:“為啥?”
“你心裡不擔心麼?”王興業一邊調配著匣子裡的藥粉,一邊眯著眼道:“反正我很擔心。”
“擔心什麼?”
“你現在是大人物了,按說你爹我那點在衙門廝混的經驗,已經教不了你……”王興業有些唏噓道。
“瞧爹說的,您過的橋,比我走得路多,吃的鹽比我吃的米還多。”王賢忙恭維道。
“放屁,你當我是鹹菜呢!”王興業大翻白眼道:“不過你爹我沒吃過豬肉,總見過豬跑,我覺著你現在,跟《三國》上的楊德祖有點像。”王老爹的謀略水平,全來自羅老師的三國。十幾年來反覆看,早就能活學活用了。
“那是哪位?”王賢一愣。
“就是那個抖機靈的楊修。”王興業道。
“那不一樣吧,楊修是跟錯了人。”王賢不以為然道。
“殺他的可是曹孟德,不是曹子桓。”王興業幽幽道。
王賢登時出了一身冷汗,老爹旁觀者清,還真是一針見血——自己整天替太子衝鋒在前,表現越是出色,恐怕皇帝老兒就越不爽吧?
自己畢竟是當著大明朝的官,把皇帝擺在什麼位置了?
想到那位殺人如麻的永樂大帝,王賢汗如漿下,止也止不住。
見兒子聽進去了,王興業很是欣慰道:“趴下吧,為父為你刺上幾個字,關鍵時刻能救你一命!”
“要給刺什麼字?”
“總不會是‘到此一遊’的,”老爹說著一針下去,痛得王賢險些哇哇大叫起來。
“別動,小心刺歪了。”老爹一把按住他,卻有些心虛,唉,都說四十三過眼關,此言果然不虛,這老眼昏花的厲害……
第二天王賢才知道,昨夜午門外燈山起火,有倉促不及避而死者近千人,其中不乏達官貴人。聽說連皇帝的愛將,剛在忽蘭忽失溫之戰立下大功的都督同知馬旺,都死在這一場,實在令人唏噓。又聽說皇帝以為是上天垂戒不德,懼而修省,令各衙門進送物件悉皆停罷,以紓民力。
王賢昨天一進城,就讓人遞了復旨的手本到通政司……本來按規矩,欽差回京,應該到午門外跪等皇帝召見,但午門外成了火場,他只好在家候旨。本以為皇帝要齋醮的話,暫時不會召見自己了,誰知道當天下午便有傳旨太監宣他進宮,王賢趕忙讓人伺候穿上官服,騎馬往宮門去了。
經過御前街時,應天府的官差和民夫仍在忙碌,那些燒成廢墟的燈山已經拆除,他們在用熱水和拖布,吃力的清洗著被燻黑的地面。王賢下了馬,跟著傳旨太監走到午門外,進了大內才鬆了口氣。
那傳旨太監暗暗奇怪,小聲笑道:“人家進了大內都緊張,大人倒正相反。”
“下官昨天也在火場中。”王賢嘆口氣道。
傳旨太監瞭然,點點頭不再說話,帶著王賢進入午門,過內五龍橋,入奉天門,穿過三大殿,最後直到把王賢繞暈,才在一座宮殿前停下。王賢感覺要是沒人領著往外走,自己肯定會迷路的……
傳旨太監讓王賢候著,自個進去通稟,不一時出來領著王賢進去。進去前,他小聲囑咐道:“皇上最近心情不好,大人奏對時,不該說的千萬別說。”王賢見他一臉恐懼的樣子,感覺他不是在提醒自己,而是在央求一樣,只好點了點頭。
那太監這才領著他進了宮門,一進去宮門,就像步入另一個世界,那太監連頭都不敢抬,走起路來小心翼翼,不敢發出一點聲音。不只是他,那些侍立在殿內殿外的宮女太監,也都屏息靜聲,偌大的宮殿裡針落可聞,那太監領著王賢進了宮殿,讓他在一道紗幔前跪下,自己趨前輕聲道:“萬歲爺,王賢覲見。”
王賢立即在紗幔前叩首道:“臣欽差山西安撫使王賢,叩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裡頭過了好一會兒,才傳來個低沉威嚴的聲音道:“進來吧。”
便有宮女將簾子拉開左右,王賢趕緊低頭起身,進入內宮,再次跪下。
因為是在齋戒,永樂皇帝沒有穿龍袍,而是穿著一襲印有龍紋暗花的松江棉袍,也沒有坐龍椅,而是負手立在一副真武大帝像前。還沒開口,那深沉凌厲的帝王之氣,已經壓得王賢心頭突突直跳。
這還是王賢第一次和永樂皇帝近距離接觸,之前見過兩次,都是在閱兵和行軍途中,隔著十幾幾十丈的距離,根本看不真切。但這位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