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給毀了,真是可惜。
王編輯看到綠萍的神情,又看到綠萍現今的情況,以為是自己說了不該說的話。
有幾分歉意,連忙補救道:“我還以為汪小姐只是舞蹈跳得好,沒有想到文學功底也這麼深,您寫的小說讓人眼前一亮,現在我們報社裡的人都傳遍了,總編特地讓我們在晚報上空出一塊地方,專門連載汪小姐的小說。”
綠萍笑了笑,有幾分不好意思:“王小姐你誇獎了,只是閒來之作,當不起這麼高的稱讚。”
王編輯卻是笑了:“剛剛稽核那篇稿子沒有看過作者資料的時候,我還以為是什麼學者的大作呢,正想著怎麼投到我們報社裡來,沒有想到竟然是汪小姐這麼年輕的女孩子寫出來的。”
綠萍心中暗暗道:“金庸老先生自然是大學者,這個王編輯倒是眼力厲害的很。”
幾番客氣推脫後,兩人慢慢的熟悉,因為王編輯以後是專門負責綠萍稿子的編輯,所以皆改了稱呼,綠萍管她叫若亞姐,而王編輯則是管綠萍直接喚名字。
雖然交往不深,但是綠萍也覺得這個王編輯的確是個很好的人,很熱情自來熟。
綠萍也喜歡和這樣啊的人打交道。
王若亞也是很喜歡綠萍這個妹妹,所以也沒有像對待別的作者一樣儘量將稿費壓低,而且還是儘可能的在自己職權範圍內為綠萍爭得了最大的利益。
當然王若亞這樣做也是看出了綠萍的潛力,憑著綠萍的寫作水平,將來定然會成為有名的作者,甚至是作家。
而且加上綠萍的外形和以前的名氣,想要出名並不怎麼難。
若是她現在和綠萍交好,讓綠萍記住她的這份恩情,將來在事業上對於自己也是有幫助的。
綠萍雖然不願意再做什麼名女人,但是禁不住王若亞的請求,而且相比較明星,當個作者之類的就會簡單的多。不用時時刻刻怕被狗仔隊追新聞,挖隱私。
而且王若亞也是保證,會盡量給綠萍創造一個相對平靜的環境,之所以會坦白綠萍的身份,則是為了讓作品更加受到公眾的注意。
綠萍看過合同之後,覺得條件的確是非常的優厚,而且自己這一方雖然比較弱勢,但是相比較一個新人而言,這份合同真的是非常的讓人動心,在其他的地方並不一定能夠有這麼好的條件。
稿費雖然比不上成名的作家,但是在新人裡面已經是非常的高,加上合同上也註明,如果綠萍的作品反響好,稿費可以再新增。
此外就是晚報會盡力替綠萍宣傳作品,將來綠萍的作品出版什麼的,這家晚報所屬的公司旗下的一些廣告宣傳機構也會為綠萍做最大限度的宣傳。自然,這些都是可以根據情況自己變化,有些虛的東西,但是能夠在合同裡這樣註明,也看得出他們一方的誠意。
當然,綠萍要承擔的義務也是有些重,譬如,必須和他們公司簽下兩年的合同(原先是五年的,不過在綠萍的底線壓制下,改成了兩年),兩年內出的所有作品必須先發表在其公司,還有就是在兩年內,綠萍至少要完成兩部作品。
也正是因為這份合同,讓綠萍知道,原來這家晚報並不是獨立的機構,而是臺灣一家很有名的盛天傳媒娛樂公司旗下的一支報社而已,這家娛樂公司旗下有不少的經紀人公司,雜誌社報社甚至在電視臺也有股份,可見實力之大。
透過王若亞的講述,綠萍也知道,現在不少有名的明星以及作家也都是那家公司捧紅的。說來也巧,綠萍到了這個世界看過的幾部認為比較好的影片,竟然都是這家公司給投資拍攝的。
所謂大樹底下好乘涼,綠萍也是深知這個道理,加上透過這份合約,綠萍看得出,這家公司並不算是店大欺客的那類,所以綠萍倒是沒有遲疑太久,便籤下了這份合同。
綠萍以腿還在恢復期內拒絕了王若亞的一同去慶祝的邀請,便讓雨珊帶自己回家。
剛剛簽訂合同的時候,場面雖然不算嚴肅,可是雨珊唯恐自己說話會打擾到綠萍的正經事,所以一直憋著沒有說話,等到出了咖啡廳,才嘰裡呱啦又開始講了起來,綠萍也是笑著聽著雨珊講話,不時符合幾聲。
氣氛溫馨美好。
回到家裡,沒有想到舜娟來了。
綠萍的心情以為剛才剛剛簽訂了合約非常燦爛,笑著推著輪椅走到舜娟身邊,問道:“媽,昨晚什麼事情,你大半夜的急匆匆的回家?”
問完之後,綠萍才遲鈍的發現舜娟的臉色並不好,帶著深深地疲憊。
綠萍關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