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部分(4 / 4)

小說:菩提劫 作者:風雅頌

那些個王公不重國事,偏好以鬥雞為戲,王勃看不入眼,著了“檄英王雞”一文,諷刺時政。

唐高宗那位渾皇上看了之後大怒,斥為“據此是構煽之漸”,立即罷斥,不準入府。

以後很久又補(虢)州參軍,可是這一位才氣縱橫的文士,恃才傲物,乃為同僚所嫉,上元二年前往交址省父,於渡南海時,墜水而亡,年僅廿六歲。

“滕王閣序”及“滕王閣”一詩,是他的生平傑作。

關於王勃作“滕王閣序”,有這麼一段說法。

滕王閣實造於唐之顯慶四年,樓極高壯,有江西第一樓之譽。

唐書,勃本傳雲:

“初,道出鍾陵,九月九日,都督閻伯嶼大宴滕王高閣,宿命其婿作序以誇客,因出紙筆遍請,客莫敢當。

王勃,不辭,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輒報,再報,語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請遂成文’,極歡罷。”

王勃狂傲,可也碰上了個識貨講理的都督閻伯嶼,一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折服了閻伯嶼。

要是再碰上個不識貨不講理的官兒,後世怕看不到他那篇傳誦千古,字字珠璣的“滕王閣序”了。

王勃不但作了名傳千古的“滕王閣序”,還寫了一首七言詩: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

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

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水空自流。

天才妙成,膾炙人口。

滕王閣在北蘭寺前的章江岸上,臨洪流,對長空,月明之夜,常有人攜酒登閣,舉杯對酌。

但是,今夜,清明夜,這滕王閣大異往昔。

清明時節常有雨,故而今夜滿地泥濘,行路艱難。

夜空,是潑墨般漆黑一片,而那靜靜地坐落在黝黑夜色裡,章江岸旁的滕王高閣上,卻是燭火高燒,光同白晝。

由外內望,燭影搖曳,人影晃動,只是,除了那霏霏細雨,及波濤浪花的江水聲,聽不到任何一絲別的聲息。

而在那滕王閣背江的三兩百丈處,每隔幾步便站著一個身穿黑色油布勁裝,腰佩長劍的漢子。

而且任憑風吹雨打,他們站在那兒卻是一動不動,簡直就像那泥塑木雕的人像一般。

戒備之森嚴,儼然帝王駕幸所至。

靜,一切都沉浸在寂靜之中。

子時剛到,驀地裡,—陣步履聲由遠而近。

隨著這陣步履聲,夜色中現出一白九黑十條人影。

那是日月盟的總盟主碧血丹心雪衣玉龍朱漢民,親率總護法鐵面巨靈西門樓及八大護法到了。

兩名腰佩長劍的黑衣漢子立刻躬下了身:“敝教主現在閣前迎候,總盟主請。”

朱漢民含笑一句:“有勞了!”

昂然舉步行向那江邊上的滕王閣。

適時,那滕王閣下的泥濘地上,靜靜地站立著八個人影,八個人影兩前六後,後面的是六名佩劍黑衣人。

前面的兩個,卻是一老一少,老的,是那洞庭湖上的泛舟老者,年輕的,也正是那位黑衣少年。

只是,今夜那黑衣少年臉上,多了塊覆面黑紗。

行近,朱漢民停步在一丈外。

那位顯然是滅清教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