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不現實,住哪裡?租房住的疲憊,也許只有漂泊一族才能明白箇中艱辛。
到底要不要買房呢?先看看下面這個故事——
中國的富豪很多,而身價10億的“打工皇帝”卻只有一個,他叫唐駿。
唐駿從微軟(中國)有限公司總裁到盛大網路總裁,再以10億元的身價加盟到福建一民營企業,三次華麗轉身,已經使得他成為億萬富翁,人稱“打工皇帝”。然而,這位億萬富翁卻一直租房子住。
朋友經常開玩笑說:“唐駿是現在中國唯一的一個擁有10億身價卻無家可歸的人。”
事實上,唐駿確實一直住在上海的一家賓館裡,而且一住就是10年。
“我住的房子是租的。”唐駿承認說。面對眾人難以置信的目光,唐駿一五一十地算了筆賬:在上海買同樣質量的房子至少要花2500萬元,2500萬元拿來自己投資,我相信年回報率至少在30%以上,保守一點,按20%來計算,2500萬元每年的回報就是500萬元。而住賓館一年才花150萬元……我從中間還賺了350萬元。
唐駿身價上10億,卻不買房,在一部分消費者或是無房一族中,引起了共鳴,很多人支援他這種觀點。認為只要哪裡有家人與其生活在一起,哪裡就是家,何必一定要有屬於自己的房子?有些人,住賓館也有家的感覺,而有些人,住在屬於自己的房子裡,也難有家的感覺。
但是在我看來,這樣的觀點並不是絕對的正確,唐駿的演算法也不一定適合咱們的國情。租房住,付出的金錢從短期看來,確實相對少,不比買房,一生成為房子的奴隸,承受一輩子的壓力。但是,換個角度來考慮,租房住,不論你租再便宜的房子,付出的租金都屬於消費範疇,是沒有任何回報或是產出的,這些金錢消費出去就收不回來。而買房子,一定程度上說,屬於投資的範疇。因為房子屬於升值財產,而不是貶值財產,且屬於你個人的資產。房子不想住了,還可以賣了,一般獲得的價值不會低於通貨膨脹帶來的錢財貶值。 如果懂得利用好房地產行業的價格波折,透過差價來買賣房屋,還會大賺一筆。這麼看來,買賣房子,實際上非但沒有讓財產損失,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屬於保值產品。
第3章:生活中的“清單”與“賬單”(13)
但是,這是在把房子當成交易資產的前提下而言的,如果買了房子一生不轉手,只是用於自己住一輩子,也無所謂投資不投資了。
有位理財專家曾講過這樣一個例項——
我在北京有兩位朋友,他們好不容易打工各掙了20萬元錢,找了女朋友準備買房結婚。我建議他們暫時不要買房做“房奴”,要學會投資理財提高生活品質。他們兩個都非常贊同我的觀點,但其中的一位朋友的老婆堅決要買,認為不買套房子就沒有安全感,就不和他結婚了。結果他拗不過老婆就付了20萬元的首付,在城北迴龍觀買了一套50萬元的住房,成了欠債30萬元的“房奴”,每天在路上來回顛簸3個多小時去四惠上班。
而另外一位朋友採納了我的建議,把20萬元暫時存到我這裡,我每月給他6‰的利息(即1200元/月),我向他保證任何時候只要提前24小時通知我即可支取,以便於他隨時可以去投資年收益率大於%的專案,並且他投資任何專案我都可以給他免費作諮詢。
我們雖然是很好的朋友,但為了他資金的安全,我還讓我們公司給他的資金作了無條件付款的擔保。結果他用這每月1200元的利息收入在公司附近租了一套50萬元的房子住,夫妻倆天天開開心心的,既節省了時間又沒有負債。
後來,他倆在石景山找了一份收入高得多的工作,於是他們又在石景山用同樣的租金租了一套更好的房子。這件事讓買了房子的那兩口子後悔莫及。而我付了1200元的利息給他們後我自己並沒有吃虧,因為我能用這些錢得到至少每月15‰的投資回報!
這位理財專家認為:沒有把透過投資理財讓自己的收入大幅度提高當做穩定安全的依靠,而只是把擁有自己的住房當做穩定安全的港灣,是件風險極大的事。殊不知只有更高的收入才可以讓自己過自由而體面的生活,而房奴每月只能節衣縮食,降低生活標準用以還貸,不僅失去了投資機會,還影響了生活的質量,更沒有幸福感可言。
一個人在事業未成之前,每一分錢都是投資理財的種子,你把種子過早地吃掉了,將來怎麼會有大的收成呢?如果你沒有本錢,再好的投資專案也會與你失之交臂。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