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有九天玄女齎捧表文,恭承玉帝駕前。帝覽之道:“天顯有道,恭行至玄;謹擇今日,頒各職司;按其功過,循序升遷!”
玉帝續道:“朕特敕太乙救苦天尊、無量度人天尊、九幽拔罪天尊、朱陵度命天尊、火煉丹界天尊、法橋大度天尊、金闕化身天尊、逍遙快樂天尊九大天尊至極尊位。
“諸天尊法力無邊,已證百劫,且仁聖慈愛,當乘九師之仙,馭散百寶之祥光,照大幹世界,接引浮生、拯拔群靈。
“福惠六道四生,慈悲救物,廣開善緣,仁德度人,爾其欽哉!”
九大天尊早至丹墀前跪聽宣讀敕命,聞後謝恩而退。
玉帝又道:“朕特敕三宮帝君尊職大位:上元天官帝君統攝天界,役使鬼神,保天長存;
“中元地官帝君主社稷之福,滋生萬物,長養下民,祛除妖怪,保安家國,內外安寧;
“下元水官帝君驅雷逐電,使得海晏河清。除此之外另考核世人善惡,修成薄錄,賞善罰惡,爾其欽哉!”
三宮帝君亦早至前跪聽宣讀敕命,聞後謝恩而退。
此後玉帝垂恩冊封諸仙名號和各擔職責要任。受封者分別為十方天尊、九宸上帝、四瀆龍神、五耪婢、十二元辰、監生司諸神、三十六天將。
神霄派諸神、鎮殿靈官、南北星君、北斗七星君、十二雷公等千真萬聖恆河沙數、繁若星辰。
最後玉帝三令五申,命凡諸仙者,斷然不可有男女戀情。縱過往情緣未止,亦得斬斷情絲,清心寡慾。
違者嚴懲。玉帝威壓甫至,群仙惶惶,莫敢不從,自受命不提。於是玉帝言眾等頌布已畢。各仙稽首皈依,奉辭而退,盛會方散。。。。。。
手機使用者請到m。閱讀。
第一百三十九章 天下不亂 魔道不興
話表海眼,出口一開,便釀成洪流。水柱衝射雲天,其原理,與噴泉無異,乃地底氣壓所致。再說楊戩,將無量山降下,復歸原位。時洪濤肆虐,忙率梅山兄弟和草頭神,用水遁渡法、將抱著不沉之物、浮水而漂之人,送往高處,所救者千萬。子嫣、風瀲等,也全力相助。但多數人,沉於水底,可憐幾十萬人喪生。此次大災,來之迅疾,去時也快。淹沒之地,有都督、刺史申報朝廷。高宗覽畢降旨,著有司發放物資,賑濟羈縻州受災之百姓。楊戩鑄就大錯,不勝諮嗟懊悔,痛苦萬分,不提。
晉陽城外,袁天罡所佈之氣場,作妖魔入侵警示之用。就在近日內,有些混雜,夾帶一絲邪惡之氣。袁天罡掐指一算,頓時明瞭,乃魔道窺探之故。看來,隨時會進攻。忙使“千里傳心術”,召喚蜀山派等人,守護龍穴。子嫣等作別楊戩,回到太原。袁天罡已在城門等候。眾人再回客棧,商議要事。夏穎道:“師父啊,誰知氣脈還未洩,海眼之水倒先吞沒雲南,淹死不少人。洪水退後,屍橫遍野,真是觸目驚心。”
袁天罡道:“此事為師已知!今雲南遭此大災,乃楊戩一念之差,亦為難逃之定數。他雖無心之過,卻罪大莫贖。看來在劫難逃了。”頓了頓,又言歸正傳道:“自古以來,魔道盛世衰微,亂世猖獗。而今天下太平,不利於彼。魔道因此孤注一擲,要毀盡兩條龍脈,希冀大唐之後,諸國林立,戰禍連綿。而魔道中,亦有通天徹地之輩,知曉天宿下凡,將亡李唐社稷,而未來正統王朝之龍脈雛形,並未誕生。若篡唐後,還不出現,新朝只有一世帝王。如果此時大唐龍脈徹底消亡,新皇駕崩後,那天下便會進入類似戰國、南北朝之局面。”
子嫣道:“幾十年後,便是篡位之期。看來,這兩條龍脈並不容易毀掉,不然,魔道也不會這麼早行動。”夕瀾道:“那接下來,咱們該怎麼做?”袁天罡道:“以靜制動,敵不動我不動。魔界早料定我正道會阻止,眼下中原之魔王,多數出面,躲在暗處,積極謀劃,若無萬全之策,絕不輕舉妄動。蜀山掌門,也已聯合各道派首領,屆時開戰,都會一湧而來。若單憑汝等之力,無異螳臂當車。”風瀲道:“我等須小心在意,莫要中了‘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之計。”袁天罡笑道:“這一層早想到了,已派人去另一條龍脈駐守,一有情況,會隨時來報。”
子嫣道:“師父,徒兒年輕識淺,尚不知中原有哪些厲害魔王?”袁天罡笑道:“中原有幾十個魔王,都神通廣大,法力無邊,手下小妖無數。分別是伏凌山無稽崖玄陽洞赤首蛟魔;北邙山鬼風谷嘯月洞九翼蒼狼;哀牢山絕地嶺骷髏洞藍骨魅;萬窟山千狐洞九尾狐王;棋盤山迷霧鬼林千臂藤精;琅琊山萬毒峰靈蠱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