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補充。
所以整個洪荒世界中的生靈之氣又在無數生命誕生的同時,靈氣濃度逐漸淡薄了下來。
同時又有無數的生命在洪荒生靈之氣的滋養下產生靈智、化為生靈。
這些生靈的誕生更加劇烈地消耗著洪荒世界的生靈之氣。因為生靈本質的靈魂更是需要大量的生靈之氣進行凝聚才能形成。
這些生靈在誕生的時候便被天道在生命印記之中打上了烙印,都不自覺地向著人形形態進行著演化。
當然絕大部分的生靈因為本體差異過大而無法演化成人形,這些生靈便形成了洪荒世界全新的種族。
而那少數能夠人形形態誕生的生靈們,則被洪荒世界稱為了人族。
這新生的人族卻是有別與大劫之前的人族。
大劫前的人族是由女媧聖人以息壤和三光神水、融合天道三義之人義創造而出,而天道人義本身就是天、地兩義平衡融合而來。
所以大劫之前的人族天生就神魂強大、精魄旺盛,通道理、曉陰陽,自然在洪荒世界之中的生存發展都是非常容易。
而現在洪荒世界之中誕生的人族,卻是受誕生之地的影響非常大。
有的新生人族神魂強大、但是精魄不足,有的新生人類精魄旺盛、卻又神魂弱小。
只有在洪荒世界中部偏東的首陽山脈附近誕生的新生人族還能保持神魂與精魄相對平衡的狀態。
但是所有的新生人族都有共同的特點,就是他們雖然都是以人形體態出生、修行鍛鍊的速度比其他形態快上許多,但是壽命都較大劫前的人族短了許多、而且都不再能夠通道曉理了!
只有首陽山附近誕生的新生人族們,在大劫之後退回到了首陽山中的以倉頡為首的十餘位人族長老們的領導之下,還能進行比較系統的修行。
其他區域內誕生的新生人族們,則是無法系統修煉,只能透過探索世界、與其他種族的溝通競爭之中進行學習。
因此這些新生的人族又被稱為了後天人族,大劫之前的人族被稱為先天人族,從稱呼上將兩者分開了。
但是倉頡卻因為在大劫之中受創過於嚴重,強撐著帶領殘餘的十餘位長老們回到首陽山後不久,便因傷勢過重而亡故,靈魂投入了輪迴。
人族長老們一邊在首陽山這座人族祖地中修養,一邊輪流出外為首陽山附近的新生人族傳授生存技能、修行道法。
可是奈何這新生的人族體質與先天人族大為不同,長老們傳授的修行道法只有極少數的個別人可以修煉,其他人族修煉了卻沒有什麼效果。
而且這些人族的壽命都很短,而且掌控著人族文字之道的倉頡卻亡故了,其他長老們掌握教授的文字又無法持久。
長老們傳授下來的生存技能在一代又一代人族死亡之後,由於沒有文字記載而被逐漸荒廢。
在生老病死的折磨之下,洪荒世界之中的後天人族們基本上都是過著茹毛飲血的生活,在殘酷的生存環境、其他種族的襲擊之下艱難地延續著。
而長老們也都在大劫之中不同程度的受過傷,生命本源都不同程度地受損。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洪荒世界生靈之氣濃度的逐漸下降,首陽山附近可以供應這些大羅金仙境界的人族長老們修煉所需的生靈之氣漸漸不夠了。
長老們的傷勢非但沒有得到恢復,反而還要面臨著沒有生靈之氣進行修養的境地。
長老們的心情愈發的焦急起來。
第一七零節 三清立教成聖(1)
天庭建立之後一個元會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
整個洪荒世界之中又是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只是在滿目生機之下,洪荒世界中的生靈之氣卻也是被消耗一空,盡數被洪荒世界中的無數生命、生靈們吸收入體,空氣之中已經再也感受不到生機的存在了!
只有或火熱、或冷冽、或圓潤、或柔慈、或剛烈的五行靈氣充斥在了洪荒世界的空氣之中。
洪荒世界在潛移默化之中完成了從三義到五行的演化過程。
剩餘的洪荒生靈之氣則被深深束縛在了地底深處,形成了條條靈脈,潛藏了起來,不是尋常生靈能夠探尋接觸得到的。
只有寥寥不多的洞天福地以及洪荒大能們的修行道場之中還在陣法的防護以及地底靈脈的補充之下,保留有足夠的生靈之氣。
而那些沒有靈脈補充的地方,則早已淪為了尋常山脈陸地。
首陽山中的十幾位先天人族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