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是受益匪淺的,實力以及道行都有不小的提升。
但是,他們的提升以及自身體內發生的變化,都與姬發的不同。
“姬發,你是說,那三千餘道道義都在你的體內、並且已經混為了一體,並無任何衝突之處?”
倉頡猶豫了一下,發話問姬發道。
“是的!”
姬發看是自己的老祖宗問話,連忙躬身回答道。
“哦。。。”
倉頡輕聲回應了一下,便又重新沉默了下來,眼神卻是非常地複雜。
稍過了一會,倉頡又向姬發招了下手:“來,讓我來查探一下!”
說著,倉頡湊到姬發身邊,手指搭在姬發的一條經脈上,閉目感應起來。
半晌之後,倉頡將手從姬發身上拿開,眉頭緊鎖著搖了搖頭,然後扭過頭來,對著大家點了點頭:“以倉頡所見,確實一點衝突都沒有。整個脈象非常沉穩順滑!”
倉頡剛說完,準提和玄都就都走了過來,一人抓起姬發的一條手臂,探查起來。
過了一會,兩人探查完畢,也都是點了點頭,準提說道:“確實如倉頡道友所說的,脈象非常沉穩順滑,一點衝突的跡象都沒喲!”
接著,準提又搖了搖頭,有些詫異地說道:“這是一件非常古怪的事情!”
“我方才所感悟的道義之中,雖然生之道義和滅之道義皆有,我所悟的舍利之法中,也是生、滅之道都有。”
“但是,其中卻只有三種滅之道義,以這三種滅之道義來滅除**,其他的滅之道義卻是再也無法掌握了,更不能新增到舍利之法中。”
“這生之道義與滅之道義乃是互相矛盾衝突的兩種道義,向來是如同水火般不容,以我準提近乎天道聖人的修為,都無法將更多的生之道義與滅之道義糅合起來,姬發你根本就沒有什麼修道的基礎,卻是如何將這三千七百九十九條道義全部容納於一身,還一點衝突都沒有的呢?”
玄都在旁邊也說道:“玄都的金丹之法之中,卻是全部都由生之道義綜合而成,一道滅之道義都沒有!”
“玄都也想過將滅之道義融合進來,但是經過一番推算之後,卻發現這金丹之法根本無法容納哪怕是一條滅之道義!”
玄都剛說完,燃燈便介面說道:“是呀,這生之道義與滅之道義乃是相互矛盾衝突、截然不同的兩種道義,雖說這兩種道義並非是絕對無法融合的,但是能融合它們的,無一不是修為境界高絕之輩。”
“我們這些人都已經是高階準聖的境界,都已經對陰陽、三義、五行等法則熟稔無比了,但是也都不敢也不能將這兩種道義完全融合於一體!”
“燃燈修行死亡之道數以千萬年。並且,死亡之道本質上偏向於滅之道義。”
“但是,燃燈方才仔細參詳下來,也只是體悟了不超過五道滅之道義,其餘七百九十多道滅之道義,燃燈還是力有不足,雖然基本都有所理解,但是卻根本無法將其進行體悟,就更不用說將其融匯入自己的道義之中了。”
燃燈這一帶頭,大家便開始七嘴八舌地說了起來!
大家都是隻體悟融匯了幾道道義,而且大家體悟融匯到的道義還都不同。
闡教眾人中,除了燃燈之外,還有懼留孫、普賢、文殊三人都可以體悟融匯到滅之道義。
只是,只有懼留孫可以體悟融匯兩道滅之道義外,普賢和文殊只體悟融匯到一道滅之道義。
而其他人,就只體悟融匯了幾道生之道義,卻是無法對滅之道義進行體悟融匯了。
就生之道義與滅之道義的體悟融匯,大家開始了長時間的討論。
畢竟,眾人都明白掌握這些道義的好處,難得有這麼一個集合一群有體悟融匯道義經驗、而且志同之人來進行論道的機會,大家自然不容錯過!
姬發,體內雖然有三千七百九十九道道義融匯而成的熱流在流轉著、不斷提高其身體素質以及修為。但是姬發卻是在之前沒有一點的修道基礎,此時卻也因為一時無法組織起語言來而只能旁聽著、一句話也插不進去。
一時間,姬發的雙眼隨著發言人的交替而流轉來流轉去,但這些人們所討論的情況卻都無法與姬發自身的情況相符合。
姬發越聽,卻是越迷惘,越發的不知道如何來應對自己體內的那道熱流了!
那一絲因為姬發感覺到自己體內那道由三千七百餘道道義融合起來的熱流並不完善而引起的憂思,也隨著大家的談論、姬發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