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考試完,學子們自然是幾家歡喜幾家愁。
很多學子不約而同的跑去喝酒了,有的人慶祝,有的是借酒消愁。
第一次考試結束,成蟜就比較輕鬆了,第二次在章臺宮,很難出什麼問題。
一天的時間,榜單就張貼出來了,沒什麼好說的,依舊是幾家歡喜幾家愁。
隨後給了學子一天時間調整狀態,給了一天時間讓學子跟隨奉常府的官吏學習最基本的入宮禮儀。
完整的禮儀要等考核結果出來後學子才會一起被奉常府培訓。
第三天,第二次考試正式開始,天剛矇矇亮,學子們就被奉常府的官吏組織起來,有序的進入宮中。
考試之前需要先拜見秦王嬴政,大殿內中高階全員齊聚,成蟜今天難得也在,站在武勳之首,與呂不韋並列。
殿中大老甚多,還有高居王座,威嚴日漸深重的嬴政。
一些見過世面的學子還好,雖然緊張,但還勉強穩得住。
一些沒有見過世面或者心理素質不過硬的,動作就難免就有些變形了。
好在殿內的大老和嬴政對於這些初出茅廬的學子要求並不高,因此也沒有苛責。
白衣傲王侯?
說得簡單,當你真正直面王權或者皇權時,你才能體會到那種巍巍如泰山般的壓迫感。
你的命運全在上位者的一念之間……
階層這玩意無論什麼時候都是客觀存在的,無論你是承認還是否認。
改變不了,你就只能去接受,適應,奮鬥。
不過躺平也是可以的,自己的人生自己可以做主。
一番大禮拜見後,這些學子就被帶到了一邊早已經準備好的偏殿正式開始考試。
考試時間截止到太陽徹底落下為止。
古代考試不比現代,毛筆字本來就寫得慢,字型又是複雜,那就更慢了。
格式不對廢了,有汙點廢了,字寫錯廢了,這就不可避免需要打一個草稿,再抄寫一便。
題目一般也不是什麼選擇題,填空題,以論述題為主,論述題也是最重要的。
再加上一些雜七雜八的原因,一番折騰下來時間就不可避免的長了。
太陽徹底落山,考試結束,學子們陸續出宮等待最終結果。
成蟜處理好善後事宜後本打算回府去了,嬴政卻叫他一起吃晚膳。
沒辦法,成蟜只能去了。
吃完晚膳後,桌桉剛收拾乾淨,文房四寶以及一沓卷子就放在了桌桉上。
果然,天下沒有一頓飯是白吃的,成蟜拿起朱鼻就幫嬴政批閱起來。
沒辦法,錄取的學子五百多人,差不多是十比一的錄取比例。
五百多份試卷,又不是選擇填空題,而是字數繁多的論述題,還關係到學子們的命運,自然不可能一目十行的敷衍了事。
就嬴政一個人,成蟜估計得熬一個通宵。
嬴政這個兄長待他很不錯,作為弟弟也不能縮邊邊,該分擔還是要分擔。
成蟜的學識雖然比起嬴政差了一些,但也不低,而且眼界更大。
批閱這些初出茅廬學子們的卷子還是沒有問題的,他們又能夠懂多少呢?
嬴政也不可能出具體入微的題目,比如怎麼樣修建一座水壩最穩固,怎麼樣治療一個病人。
這些問題嬴政哪怕學識深厚也是搞不太明白的,出的問題都是大方向的主觀題目。
兩兄弟花了半夜把卷子批閱完畢,嬴政也沒有檢查成蟜批閱的卷子,顯示是相信成蟜的水平的。
批閱完畢,嬴政派人嚴密看管起來,並且實行連坐之法,有問題全部都要遭殃。
之後,兩兄弟就回去休息了。
第二天天還未亮,成蟜戴著粱冠,身著繁複莊重的禮服先進宮,不久後重臣們也身穿各自級別的禮服進宮。
今天是大朝會,咸陽大部分官員都要參加朝會,而且不能穿尋常的朝服,而要穿禮服。
等排定好名次,上卿以下的官員才開始進宮,學子們自然是排在最後面進宮。
人數眾多,大殿內排得滿滿的,殿外以及殿外的臺階都站滿了官吏。
作為今天的主角,學子們倒是不用站在外面。
莊嚴肅穆的行過大禮後,呂不韋這個相國從趙高手中接過王詔,親自宣讀,規格相當之高。
一般而言,只有國策級別的詔書才有資格讓呂不韋親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