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部分(2 / 4)

小說:大唐雙龍傳 作者:開蓋有獎

什麼話可以說的。

徐子陵踏出方丈室的大門,深深吸一口清新的空氣。

濛濛細雨剛開始從天上灑下來,遠近不見人蹤。

淨念禪院處處隱含禪機佛意。

像自己本為他們的敵人,但他卻絲毫覺察不到敵意。

就像和他們之間從未發生過任何事。

見不到師妃暄乃理所當然,可以得見才是出人意表。

不過他為了心之所安,故仍要稍盡人事吧!

他要的是能面對面與師妃暄解決和氏璧的問題。直到此刻,他仍不認為盜寶是壞事或錯事,而只是有關爭霸天下的手段。

像和氏璧這種神物,惟有緣者居之。

他緩步走下臺階,正要朝佛道的方向走去,心中忽生感應。

就像有某種事物在等待著他的樣子。

環目四顧,方丈院左端有一片竹林。徐子陵想了想,便放步走去。

來到近處,另一條石道在竹林間蜿蜒伸展,曲徑通幽,在雨絲綿綿中,特別引人入勝。

徐子陵沿道而行,拐了個彎後,整個空間倏地擴闊至無限,原來路盡處是山崖邊沿,不但可俯瞰遠近山野田疇,還可遠眺座落東方地平盡處的洛陽城。

漫天細雨下,在這如詩如畫的美景裡,一身儒服男裝的師妃暄正盈盈俏立崖沿,悠然神往的俯瞰著崖下伸展無盡的大地。

徐子陵恭敬地朝她玉背施禮,誠懇地道:“小姐肯破例賜見,徐子陵感激不盡。”

師妃暄輕輕嘆一口氣,伸出纖美的玉指,遙指遠方的洛陽城,以充滿悲國傷時的語調道:“自魏晉南北朝以還,洛陽屢成兵家爭戰之地,多次被毀傾頹,累得百姓流亡,中原蕭條,千里無煙,飢寒流隕,相填溝壑。除此之外,徐兄可知我們尚損失了什麼呢?”

徐子陵雖自負聰明才智,此刻只能茫然搖頭。

師妃暄像腦後長有眼睛,可看到他搖頭的動作,淡然道:“洛陽之稱,始見於戰國文獻〈戰國策〉,內有‘蘇秦過洛陽’之語。自此屢被選為郡城,為我國文化經濟的中心,北魏時只是佛寺便有一千三百六十七所。”

徐子陵咋舌道:“竟有這麼多?”

師妃暄續道:“洛陽向為我國文化薈萃之處,只藏書便達七千車之多。且人傑地靈,歷代名家輩出,蔡倫於此試製‘蔡侯紙’;張衡創制‘渾天儀’、‘候風儀’和‘地動儀’;馬鈞發明‘指南車’;王充作〈論衡〉;班固兄妹著〈漢書〉;陳壽撰〈三國志〉;〈洛陽伽藍記〉和〈水經注〉均成書於此,洛陽城對我國的貢獻,有何處可能比擬。”

徐子陵聽得肅然起敬。若非他有翻閱魯妙子傳給他的筆記卷,這時定要聽得一腦子茫然。現下雖仍未能完全諳識,但至少亦知道師妃暄確是學究天人,博古通今。

換了他和寇仲,無論對著洛陽城看多少遍,也不曾有師妃暄的感觸和聯想。

她正為洛陽過去百多年的歷史而傷懷。

師妃暄悠然神往的道:“徐兄到過北市的新潭嗎?”

徐子陵暗忖自己來來去去都是洛河、天街和天津橋,或間中因事到過南城的裡坊,卻從未到過北市去。苦笑道:“尚未去過!”

師妃暄道:“那麼徐兄定要去見識一下這被稱為天下舟船所集的地方,全盛時期大小船隻可達萬艘之數。”

接著低吟道:“古今興廢事,還看洛陽城。”

聽著她若如天籟仙音的聲線細訴洛陽的興替盛衰,徐子陵腦海中浮現出一幅幅洛陽的圖畫,似乎千多年的歷史,倏忽間閃過腦海,那感覺既悲愴又感人。

雨點溫柔地飄灑在他們身上。

像師妃暄這種悲天憫人,有著菩薩大慈大悲心腸的超卓人物,他尚是首次遇上。

忽然間,他徹底明白了師妃暄要找尋真命天子,以拯救萬民於水深火熱的偉大情懷。

第十六卷 第十二章 莫不有數

歐陽希夷、可風道長與寇仲一道離開書齋。

可風道長問寇仲道:“看寇小兄的神情,似乎不大欣賞尚書大人有關替身的安排。”

寇仲苦笑道:“這證明了我道行尚淺,一點心事都藏不住。”

可風道長微笑道:“人在年輕時,誰不是如此,我和希夷兄都是過來人。”

歐陽希夷笑道:“像小兄弟的年紀時,我那有這麼本事。”

可風道長道:“現在輪到我當值,希夷兄最好養足精神,這幾天惡戰難免。”言罷停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