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子陵劇震失聲道:“什麼?”
石之軒看得非常準,當宋缺介入爭天下的戰爭中,慈航靜齋必不肯坐視,任由天下四分五裂。只是連石之軒也猜不到梵清惠會有此一著,請出寧道奇挑戰宋缺。
他終明白梵清惠因何不住透出傷懷的神色,因為她對宋缺猶有餘情,此著實非她所願,是迫不得已的險棋。兩敗俱傷是最好的結果,若兩敗懼亡,又或一方面敗亡,梵清惠將永不能上窺天道。
梵清惠目光重投窗外雪景,悽然道:“宋缺與道兄定下九刀之約,他若不能奈何道兄。就退出寇仲與李世民之爭。但他並沒有施出第九刀,仍依諾退出。唉!在這般情況下,宋缺你仍能為清惠著想,教我怎能不銘感於心。”
假如寇仲在此,當知梵清惠雖沒有臨場目睹,卻是心有靈犀,完全掌握宋缺的心意。事實上寧道奇因錯過與敵情亡的良機,落在下風,其中境況微妙至極。
徐子陵卻是聽得一知半解,且被其傷情之態所震撼,不敢插口問話。此種牽涉到男女間事的真切感受,出現在這位出世的高人身上,份外使人感到龐大的感染力。
梵清惠往他瞧來,合什道:“罪過罪過!物物皆真現,頭頭總不傷;本真本空,無非妙體。”
徐子陵仍瞠目以對,不知該說什麼好。
梵清惠回覆恬靜自若的神態,微笑道:“子陵會否到禪院找妃暄呢?”
徐子陵有點難以啟齒的道:“我知齋主不願捲入塵世的煩惱,可是有一事卻不得不求齋主。”
梵清惠淡然道:“子陵不用為我過慮擔憂,是否想我去說服宋缺?”
徐子陵一呆道:“齋主法眼無差。”
梵清惠平靜的道:“不見不見還須見,有因必有果,當子陵說服寇仲成此大功德之日,就是我往嶺南見舊友的時機,子陵去吧!天下百姓的幸福和平,就在你的手上。”
《大唐雙龍傳》卷五十六終
第五十七卷 第一章 大義為先
徐子陵在長安逗留四天,待到李世民領軍征伐劉黑闥,他方從秘道悄然離去,趕赴淨念禪院。他害怕自己見到師妃暄時會控制不住情緒,又渴望見到她,向她懺悔自己的無知;告訴她自己會竭盡全力,從另一方向為天下盡心力,冀能瞧到她因他的改變而欣悅。
李世民沒與他碰頭說話,不過從他肯再次重用李靖,任他作今趟遠征軍的行軍總管,正是以行動向徐子陵顥示他肯接受徐子陵的提議。
當他抵達淨念禪院,南北兩條戰線的戰爭正激烈地進行。
劉黑闥大破李元吉和李神通大軍後,與叛唐的高開道和張金樹結盟以消解後顧之憂,率師進逼河北宗城。守宗城的李世績見勢不妙,棄城而走希圖保住防禦力強的洛州。劉黑闥銜尾窮追,斬殺其步卒五千人,李世績僅以身免。
此役震動長安。
接著劉黑闥以破竹之勢攻下相州、衛州等地,把竇建德失去的領土,從李唐手上逐一強奪回來。唐將秦武通、陳君賓、程名振等被迫逃往關中。
劉黑闥遂自稱漢東王,改元天造,定都洛州,恢復建德時的文武官制,一切沿用其法。
李世民和李元吉卻於此時在獲嘉集結大軍八萬人,全面反擊。
劉黑闥知守不住相州,退保都城洛州。
李世民取相州後兵分多路,攻擊洛州,頓令劉軍形勢異常吃緊。有識見者,無不曉得李世民是要趁寇仲這位平生勁敵北上攻打洛陽前,先平定北方。
劉黑闥破李世績的同一時間,南方的寇仲從李子通手上接收江都,依諾放李子通逃亡。此事沈法興父子被矇在鼓裡,茫不知江都落入寇仲之手。
寇仲透過陳長林對沈法興的部署於此時完成,在被策反的江南軍將領暗助下,以雷霆萬鈞之勢,直搗昆陵。
直到少帥軍入城沈法興父子始驚覺過來,大勢已去,倉卒逃走,途上被陳長林伏擊,陳長林親手斬殺沈法興父子,報卻血海深仇。
少帥軍在半個月時間內,降子通,殺法興,轟動天下,聲勢攀上巔峰,尤過李世民。林士宏、蕭銑、輔公佑三人旗下將領紛紛獻城投降,令林蕭輔三人更是勢窮力蹙。
徐子陵在淨念禪院見不著師妃暄,伊人剛於兩日前離開,臨行前語了空要去見李世民。徐子陵失諸交臂,無奈下只好前赴梁都。那知失意事並不單行,抵梁都後不但未能與早該回來的陰顯鶴和紀倩會合,且沒這兩人半點音信。他雖擔心得要命,差點即要趕往襄陽,然權衡輕重,終放棄此念,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