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1 / 4)

小說:鏡花緣 作者:丟丟

不錯哩。”若花道:“承阿妹過獎,無非寬慰愚姐之意,敢不自己排解,仰副尊命!”林之洋又把要送蘭音與妹子做伴之意說了。小山大喜道:“甥女正愁母親在家寂寞,今得蘭音妹妹過去,不但諸事可代甥女之勞,並可免了母親許多牽掛。”於是諄託蘭音在家照應:“日後尋親回來,再為拜謝。”蘭音道:“姐姐說那裡話來!妹子當日若非寄父帶來醫治,久已性命不保。如此大德,豈敢相忘!今姐姐海外尋親,妹子分應在家侍奉寄母,何須相托。此去千萬保重!妹子在家靜候好音。”

小山道:“妹子向聞風翾、小春二位姐姐都是博學,可惜才得相逢。就要奉別,不能暢聆大教,真是恨事!”二人連道:“不敢!……”田鳳翾道:“姐姐此去,明年六月可能回來?”小山道:“道路甚遠,即使來往風順,明秋亦難趕回,將來只好奉擾二位姐姐高中喜酒了。”秦小春道:“我們雖有觀光之意,奈路途遙遠,無人伴送。前已同母舅商議,原想到了彼時,如姐姐高興赴試,我姐妹可以附驥一往。不意姐姐忽有海外之行,我家母舅又被林叔叔邀往船上照應,看來我們這個妄想也只好中止了。”

林之洋道:“去年俺同妹夫正月起身,今年六月才回,足足走了五百四十天。

今同甥女前去,就算沿途順風,各國不去耽擱,單繞那座門戶山,也須繞他幾個月,明年六月怎能趕回?前日俺得考才女這信,也想教俺婉如隨著甥女同去考考,倘碰個才女,也替俺祖上增光。那知甥女務必要教俺同到海外,看來俺這封君也做不成,紗帽也戴不成。據俺想來:如今有這考試曠典,也是千載難逢的,甥女何不略停一年,把才女考過再去尋親?倘中才女,替你父母掙頂紗帽,掙副冠帶,豈不是好?“

小山道:“甥女如果赴試,這個才女也未必輪到身上。即使有望,一經中後,掙得紗帽回來,卻教那個戴呢?若把父親丟在腦後,只顧考試,就中才女,也免不了‘不孝’二字。既是不孝,所謂衣冠禽曾,要那才女又有何用?”說著,不覺滴下淚來。

若花暗暗點頭。蘭音道:“姐姐此話,實是正論,自應尋親為是。但人家明日就要起身,乳母此地又生,卻教那個把我送去?”林之洋道:“此時俺又有事,只好託俺丈母送甥女回去。好往往返不過四五十里,他於夜間趕回,也不誤事。”當時僱了一隻熟船,託江氏帶了乳母把蘭音送交林氏,即於半夜趕回。到了次日,田鳳翾、秦小春拜辭回去。

林之洋仍託丈母在家照應,同妻、女、小山、若花由小船來到海邊,上了大船。

登時揚帆。走了三月之久,才繞出門戶山。林之洋惟恐小山思親成病,沿途凡遇名山,必令小山朝外看看,誰知小山看了,倒添愁煩,每每墮淚。林之洋甚覺不解。

這日,同多九公閒談道:“當日俺妹夫來到海外,凡遇名山大川,一經他眼,處處都是美景,總是讚不絕口。今俺甥女來到海外,俺要借這山景替他開心,那知他見這些景緻,倒添煩悶。這是甚意?難道海外景緻與當日不同麼?”多九公道:“海外景緻,雖然照舊,各人所處境界不同:當日唐兄一意遊玩,毫無掛牽,只覺逍遙自在,但凡耳之所間,目之所見,皆屬樂境,甚至遊玩之時,還恐不能盡興,往往戀戀不捨;如今唐小姐一意尋親,心中無限牽掛,只覺愁緒填胸,憂思滿腹,所以耳聞目見,不是觸動在外離恩,就是感動父親流落天涯之苦,縱有許多景緻,到他眼中,也變作無限苦境了。昔人云:”無雲之月,有目者所快睹也,而盜賊所忌;花鳥之玩,以娛人也,而感時惜別者因之墮淚驚心。‘故或見境以生情,或緣情而起境,莫不由於心造,絲毫不能勉強。“林之洋點頭道:”原來有這講究,等俺慢慢再去勸他。“

這日,小山在船悶坐,林之洋道:“前在嶺南,俺見甥女帶有書來;今若煩悶,為甚不去看書?婉如、若花都閒在那裡,就是講講學問,也是好的。俺們此去,倘能常遇順風,將來回家,趕上赴考,也難定的。俺們行路,必須把這路程不放心上。

若象甥女今日也問,明日也問,日日盼望,只怕一年路程比十年還長哩!“小山道:”舅舅議論雖是,無如書到面前,就覺磕睡。好在連日靜坐,倒覺清爽。舅舅只管放心:甥女雖然不時盼望,曉得路途遙遠,卻不敢著急,只要尋得父親回來,那怕多走三年兩載,亦有何妨。至於考試得中才女,固替父母增光;但未見父親之面,何能計及於此?況明年六月即要報名入考,就讓往返順風,也趕不上了。“林之洋無計可施,惟有時常解勸而已。

未知如何,下回分解。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