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3 / 4)

,這個號梁元帝叫蕭繹的文人才好運道地平定了侯景之亂,其實他自己除了吟風弄月寫幾篇軍書檄文之外啥也沒做。狂

侯景之亂究竟是什麼樣的慘狀?七百年後,由史書中見慣了世事變遷,看多了人間慘像的司馬光搖著頭,提筆在《資治通鑑》上沉重地寫到:“千里絕煙,人跡罕見,白骨成聚,如丘隴焉。”“自晉氏度江,三吳最為富庶,貢賦商旅,皆出其地。及侯景之亂,掠金帛既盡,乃掠人而食之,或賣於北境,遺民殆盡矣。”抓

然而這些慘像與高高坐龍廷的那個他是無關了,他只管做他的井底之蛙般的皇帝,視井上圓圓一塊為無垠天空。他仍舊天天吟詩作對,繪畫彈琴。他還有個和他三哥一樣的愛好,那就是清談玄學。蕭繹每天都要召集文武大臣在大殿上聽他講《老子》。大搞玄學普及班。即使敗走西魏的蕭譽捲土重來,西魏大軍壓境,也未能破壞他的興致。這樣篤定,是因為他是個自視很高的人,他當之無愧是那個年代最優秀的詩人和畫家。如果,治國平天下比的是詩歌和繪畫清談辯論的話,我們無話可說。書

江陵城破時,蕭繹在下令將他所收藏的古今圖書全部燒燬。那些典籍一共有十四萬冊。其中有不少是絕世孤本,這些珍籍隨著這個書呆子一聲令下,化為煙塵。他未考慮過後世人,只認為那是他私人的東西,隨他怎麼處置。所有的亡國之君都一樣,他們認為世界隨著他們的離去而永遠沉淪於無邊的黑暗中,不得救贖。——在焚書前,蕭繹裝模作樣地抽出寶劍在柱上亂砍,嘆息說:“文武之道,今夜盡矣。” 柏楊老先生認為,蕭繹這個小動作和這句話有兩層意思:一是指責文武百官沒有拼死保護他,放棄了他們神聖的責任。二是自周文王和周武王以來,一脈相承的中國正統,也因他的失敗而悲慘結束。這個自大的男人啊!不死也無藥可救。狂

那一夜,江陵火光沖天。抓

最終蕭繹還是沒有像一個有氣節的亡國之君那樣自盡殉國,他騎白馬著素衣出城受降,西魏的人也很奇怪他為什麼要焚書,問之,蕭繹回答說:“讀書萬卷,猶有今日,故焚之。”將亡國之最歸結為讀書,天下讀書人都該嘔死。我想秦始皇一定很冤,因為在他之後不少人玩了焚書的把戲而沒有受到譴責,而他只是為了更好的統一思想,就遭到萬世的唾罵。像蕭繹這樣的以焚書來逃脫亡國罪責的無稽懦弱之人,居然被史筆輕輕放過。書

蕭繹的死法和蕭綱差不多。他被西魏的人交給了他的侄子兼死對頭蕭譽。蕭譽一點不含糊,用沙袋將他壓死,草草葬於江陵城外。狂

這樣的男人死了倒也罷了,只可惜了他流光溢彩的好文筆。抓

仍用蕭綱的折楊柳作結吧。楊柳亂成絲,攀折上春時,是繁蕪的魏晉風流;葉密鳥飛礙,風輕花落遲,是荒唐輕薄的南梁王朝,他們扼斷了自己的命脈;城高短簫發,林空畫角悲,依稀是這些文人皇帝在已然沉墮的王國裡發出的悲音。 曲中無別意,並是為相思(5)

曲中無別意,並是為相思,則是我寫這文字的因由了,與千年前的人,是非功過,我們寫他,到底是有一縷相思。

參見書目、篇目:

《一個夢,兩個人和一個時代的命運》

南風知我意,吹夢到西洲(1)

憶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單衫杏子紅,雙鬢鴉雛色。狂

西洲在何處?兩槳橋頭渡。日暮伯勞飛,風吹烏臼樹。抓

樹下即門前,門中露翠鈿。開門郎不至,出門採紅蓮。書

採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狂

置蓮懷袖中,蓮心徹底紅。憶郎郎不至,仰首望飛鴻。抓

鴻飛滿西洲,望郎上青樓。樓高望不見,盡日欄杆頭。書

欄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捲簾天自高,海水搖空綠。狂

海水夢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風知我意,吹夢到西洲。抓

——佚名《西洲曲》書

我覺得,我也是去過西洲的,看見著了杏子紅單衫的妙齡女子,她烏黑的鬢髮像最先盛開的暮色,帶著柔軟而細膩的微光。狂

她在這小小的江渚上呆了許久,四面是浩浩白水,偶爾一葉孤舟破水來,水的平靜愁顏被打破,到岸邊,漸漸炊煙裊裊。這人間煙火帶著溫暖寥落的味道。在他沒有離開之前,曾經常常這樣並肩觀賞世間風月。抓

因為思念他而到西洲來,這曾經相約見的地方。用潔白如明玉的手,折下一枝梅。含苞未放,那麼這樣,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