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說,只要你願意接受約定的貸款利息,可謂是能借多少借多少,而對於中央銀行來說,則是我的地盤我做主,想要多少有多少!
央行所謂的“降低利率”,變幻一種說法就是“增加鈔票供應”!
即便由於低利率存在的時間過久,社會上鈔票太多,出現了所謂的“經濟過熱“,在”避免經濟大起大落”的藉口之下,貨幣當局們從來都是觀察再三、思前想後,然後疑慮重重、一步三回頭的一點一點的加息,今天加,明天加,把加息的時間段儘可能的延長。
相反,如果出現了一點所謂“經濟衰退”的苗頭,央行們在降息的時候可謂是“下山如猛虎”,經常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就把利率從15%降到8%、6%、4%……
大家不妨想一下,從2001年迄今全球經濟的風雲變幻,美元和人民幣的利率變動是不是“完美演繹”了以上情節?
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全球各個央行是不是都在極短的時間內,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忙不迭的趕緊將利率降低到接近與零的歷史最低水平?
如此一來,哪個國家的鈔票數量不快速增加那才是怪事呢!
可惜的是,利率有一個極限,那就是0!
當然,中央銀行可以強行將利率規定為負值,不過,倘若中央銀行真的這樣做了,這就意味著借錢人不用從事生產,只用借錢就行了,楊白勞從黃世仁那裡借到錢之後,黃世仁從此必須源源不斷的給楊白勞送錢花。
這是什麼樣的“美好時光”啊?
即便在過去5000年中已經見識過各種各樣的利率,但面對今天我們各個中央銀行所設定的低利率,估計“歷史長河”老先生還是要看得目瞪口呆。 電子書 分享網站
4。6鈔票怎麼印出來的(2)
到底怎麼回事?
原來,自2008年9月份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在“挽救世界經濟”名義之下,全球央行的老大——美聯儲在2008年12月17日,將美元的基準利率降低到的歷史低位,其他央行紛紛跟進。
歐盟央行,2009年5月7日起,將歐元的基準利率降低到的歷史低位,同日,英國央行也將英鎊利率降低到的歷史低位;
瑞士央行,2009年3月12日將瑞士法郎的利率降低到的歷史低位;
日本央行更是主動跟進,在2008年12月19日就將日元利率降低到了;
其餘的,諸如加拿大央行,在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