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3 / 4)

小說:興宋 作者:知恩報恩

“你說的那可是鄉下!”時穿笑著上前,抱起環娘說:“城裡人生活節奏快,哪有閒工夫自己編艾虎,咱現在不差這幾個小錢,你去旁邊攤子上選幾隻艾虎。”

時穿說的旁邊攤子,出售各類烘托節日氣氛的小玩意兒——多是些製作精巧的小鼓和小扇子。做工極可愛的小鼓掛在扁擔架上、或插在座上,形制不一,站在攤前已購買上小鼓的小孩啵隆啵隆地敲著,小鼓不過巴掌大,敲起來聲音悶悶的,也有些鼓插了根棍子,加上兩塊小石子,就成了撥浪鼓。這撥浪鼓不用自己費力敲,很受小孩的歡迎,貨攤邊的小孩,八成拿的是這種小鼓,他們童真地搖著小撥浪鼓,搖出一片節日的喧鬧。

環娘一到小攤邊,便被攤上的小扇子吸引,小扇分為青黃赤白各色,或繡或畫或縷金,扇面描繪出各種花樣,環娘看得痴迷,攤販望見環娘背後的時穿,衣著打扮並不普通,便竭力叫賣著:“銀樣鼓兒、花花巧畫扇,賣也,賣也,銀樣鼓兒花花巧畫扇賣也!”

攤販剛剛吆喝完,環娘兩眼出神的盯著攤子上的貨品,還未做決定,一輛馬車陡然停在旁邊,馬車上跳下來一個渾身綾羅綢緞的中年男子,粗魯的擠開環娘,直著嗓子衝攤主嚷嚷:“那漢子,這柄小扇幾多錢?”

環娘畏縮閃到一邊,不等時穿招呼,她眼睛一亮,蹦蹦跳跳地又轉向側方的小食攤,攤子上擺滿了各類端午節的特色小吃,有香糖果子,用菖蒲、生薑、杏子、梅子、李子、紫蘇等,這些食品全都切成細絲,加鹽曬乾,又叫做“百草頭”。

這些東西可不便宜,因為古代中國,歷代官府對鹽徵收重稅,鹽在古代是一種奢侈品,用鹽浸泡的食物,大約相當於現代的哈根達斯……當然,也有用蜜糖來漬果子的,而後需放在梅皮裡做成釀梅,那更是別有風味了。

環娘站在攤前直咽吐沫,時穿搶上前一步,用肩膀輕輕一撞剛才那位綾羅綢緞男,將對方撞到了一邊。被撞者眼睛一瞪,剛想發怒。立刻被環娘所注意的那個美食攤所吸引,轉過身去問:“那漢子,百草頭多少錢賣?撲買不,十文錢撲買如何?”

“哈——”時穿忍不住笑出聲來,原來這廝是個大宋的逛街男,見到賣東西的,從不怕擠擠撞撞。如此說來,這廝剛才撞環娘,那也是習慣使然,原本無心啊。

這可是個宋代土生土長的男人,時穿記得宋代文人的筆記小說中,隱約將宋代男人的脾性暴露無遺——在這個時代,最喜歡逛街的可不是女人,大宋朝的男人更喜歡街頭閒逛。且文人士子把這種生活方式當作一種“富貴態”。

一般來說,端午節前,大宋各個城市就會有許多“鼓扇百索市”以供市民們選購節日商品。就拿海州來說,專門賣扇子賣百索的地方在東市,東市之外的小攤販,賣的都是哄孩子的粗劣玩意——在大宋,鋪子裡賣貨物的,這是坐商,質量都稍高點,畢竟賣了偽劣貨,得擔心別人找上門來,不是嗎?

但大宋是個溫情社會,宗親社會,大宋朝官府也特地給平民百姓留點節日經濟的餘韻,讓平民百姓也能從節日裡掙點小錢,這種錢,大約算是宋代的“灰色收入”吧——宋代擺小攤的是行商,不納稅。因為走街串巷,他們賣的東西就不能保證質量了,所以只有在銷售手法上翻新,撲買就是其中之一。

剛才的逛街男再度擠開環娘,手裡拿著幾枚銅板開始與攤主撲買——也就是各自將銅板擲在地上,比比看誰擲的銅板字面朝上(或者陰面朝上)的多,以此論輸贏。

旁邊的環娘對賭博不感興趣,攤主與逛街男面紅耳赤的喊著“純”、“盧”她咬著手指在那裡核計買什麼。來自鄉下的環娘,第一次見到這麼多花樣的小吃。而海州城又是天下六大茶市之一,富豪多,享受那就更是豐富多彩了。所以環娘被琳琅滿目的食品耀花了眼,她思索許久,伸手捏一捏腰包——那裡裝的是這幾天她收的門包錢。

呀,想吃的食物太多,只恨錢少。

“哥哥,你說,若讓你只選一樣,只選一樣東西吃,你會選什麼?”賭博的呼喊聲中,猶豫片刻,環娘決定徵求哥哥的意見。

“我嗎,當然是選粽子了,端午節,吃粽子才是第一。”

過端午節必備的招牌食品是粽子,宋代粽子其實被稱為“粽子”,也叫做“角黍”。現代包粽子多用葦葉或竹葉,而宋代的粽子卻是用菰葉來包的。菰葉裡包著黏米,也要加入棗子,這和現在的粽子差不多,也有再加松子、栗子、胡桃、薑桂、麝香之類的,花樣非常多。

第086章 喧囂撲面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