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3 / 4)

小說:2012 作者:恐龍王

上有用。相反,它倒是害人不淺。

創巴仁波切在那洛巴學院早期的學生不得不用對立的言論以及他們老師的一些行為來批評這番話,透過和同伴做交易來處理季度事宜,還有一些類似瘋狂的行為。遺憾的是,西部這位瘋狂智慧教學的創始人自從離開博爾得,搬到新斯科舍(Nova Scotia)之後沉迷於酒精,47歲犯心臟病過世。我所說的所有這些都是事實。我並非在這裡對其評頭論足,因為這些精神教義很可能會對西方嬰兒潮時期的一代人產生重要影響。

阿奎勒斯在傳記裡曾討論過創巴仁波切的性格,他認為這個人性情極端,但不乏惹人喜愛之處。他說他還記得在20世紀70年代時創巴仁波切曾引導他練習達摩美術設計,讓他從中受益不少。在我看來,阿奎勒斯這是對事實及合理評判進行歪曲,而且他本身對創造性過程以及模型製作的嗜好支配著他的意念。瘋狂智慧學派缺乏理智的教學方法或許在某些方面和夢語學說的一些理念不謀而合,而夢語在我看來也缺乏理智及內在一致性。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得出一個結論,夢語體系充其量只不過是對那些需要強化自身分辨能力和“歧視意識”的追尋者們的一次測試。它是精神通道上的一箇中途站,旨在誘惑那些追尋者。他們需要強化自身的分辨能力和“歧視意識”才能進入超理性思維階段。在這裡我們接觸到精神認知發展的連續性這個概念,它指從非理性到理性進而到達超理性的發展過程。這個框架對於我們理解2012學說更深層面的啟示意義重大。

堅韌不拔的研究者:漢考克、科特羅和吉爾伯特(1)

1995年,我在為我那篇關於2012星系準線的論文尋找證據。當時,市場上有兩本關於瑪雅曆法的書很受歡迎。大家或許會認為,這兩本書受到了琳達·斯科勒的《瑪雅宇宙》[Maya Co*os,1993年出版,戴維·弗裡德和喬伊·帕克(Joy Parker)為合著者]給學術界帶來的很多方面突破性的影響。但是,它們都沒有提到斯科勒的作品。

《眾神的指紋》(Fingerprints of the Gods),作者格拉曼·漢考克(Graham Hancock)。這本書在談論瑪雅曆法時有些離題。它全方位致力於復興亞特蘭蒂斯假說。確切地說,漢考克的確有一些新的發現和理論。此外,他特別注意到晝夜平分點的歲差問題,這一點非常重要。而相比之下,《瑪雅預言》(The Mayan Prophecies)則基本上是由他們僱用的一位合著者完成的。這位合著者對瑪雅傳統瞭解和研究甚少。既然這兩本書有明顯不同之處,我們應該區別對待。

格拉曼·漢考克憑藉他1992年那本經過多方考證的書《失落的約櫃》(The Sign and The Seal)(1992)贏得了一些名氣。這本書是關於約櫃的。他在很大程度上界定了環球考察流派作家的研究範圍。他那本《眾神的指紋》在社會上引起很大爭議。這本書探究了這樣一個假定,即人們一致認為古代文明始於約公元前4000年前,但是事實上文明在這之前早就產生了。夏赫內和勒·普朗根曾對古老的亞特蘭蒂斯思想非常著迷。然而我們今天完全可以藉助馬麗加·金芭塔絲(Marija Gimbutas)的作品來說明問題。她在書中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在父系社會一神信仰之前,新石器時代的歐洲就出現了一種具備所有特色的文化現象。這個時期被稱為馬格達林期(Magdalenian phase),它大約在17 000年之前就出現了。同樣地,最近在日本和印度海岸發現的像是巨石遺址的各種強勢結構事實上意味著早在公元前15 000年前這裡就存在一種高階文化。漢考克一面不斷強調他自己的見解,同時也在歸納其他學者不斷深入的研究結果,從而得出令人信服的結論,即傳統的歷史學家和其他一些地位非凡的守護者沒有互相承認對方的觀點。

漢考克書中有關瑪雅的那章只是作了一個普通的概述,並沒有深入討論斯科勒和其他人在這方面的最新突破。此外,他也沒有認可星系準線這個說法。他確實提到13個伯克盾週期的結束日,但卻只是重複科的說法,認為這個日子是2012年12月23日。漢考克有很多理念,其中之一就是瑪雅曆法肯定是從古代一種很高階的文明傳承下來的。這也是對他論文主題的重申。此處的高階文明是指6 000年前中東地區存在的一種早期文明,它比如今人們公認的文明開化初期要早一些。他的這一觀點和我們所瞭解的中美洲地區文明的獨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