滎陽城裡。為擺脫困境,劉邦一面加強外線作戰,命韓信出兵平定燕、趙、齊等諸侯國,牽制項羽進攻滎陽的正面軍隊;一面利用英布與項羽的矛盾,派人勸說英布叛楚歸漢,使漢軍的右翼減少了一重威脅。一天,劉邦問陳平:“天下混戰,何時才能太平?”陳平說:“項羽的強大並不可怕,只是暫時的。項羽身邊沒有多少足智多謀的人,只有范增一人,除去范增,破楚就易如反掌了。”
劉邦聽了連連點頭,陳平又說:“只要大王肯花幾萬兩黃金收買楚人,楚軍就定會瓦解,滎陽之危可解,天下就是你的了。”劉邦依照陳平之計,慷慨解囊,拿出4千萬兩黃金交給陳平,由他去使用,任何人不得過問。此事進行得十分跪秘,連張良和韓信都不知道。陳平派遣心腹之人充當間諜,潛入楚軍中去,用厚利離間將士關係,散佈流言蜚語說:“鍾離味屢立戰功,卻不得一點分封,太不公平了。”又說:“鍾離味想投降漢王劉邦,消滅項氏一族,然後分割楚國地盤。”這些謠言很快傳到了項羽耳朵裡,他不加思索地遠離了能文能武的鐘離味。
一次,漢王宴請項羽派來的使臣。在宴席上,陳平故意讓廚子端上最好的飯菜,在使臣面前說:“我還以為是亞父的使者呢!”說完,把最好的飯菜端走了。然後,換上一份粗劣的飯菜給使臣吃。結果,使者十分生氣,回去就向項羽一一稟報,項羽開始對范增起了疑心。恰巧,范增來勸說項羽要抓緊時間攻打滎陽,否則,夜長夢多,恐有不測。項羽很不耐煩,罵他用心不良,范增又傷心又憤怒,說:“天下大局已定,非漢王莫屬,你走著瞧吧,我告老還鄉了!”當晚收拾行囊,含恨離去。在路上,他疽發背死。亞父范增一死,楚軍人人悲泣,軍心動搖,都無心圍攻滎陽城了。劉邦一見時機到了,率軍衝殺出城,重整旗鼓,侍機再起。漢軍由弱變強,由劣勢變為優勢,最後,徹底打敗了西楚霸王。
五、用間篇(5)
壽春之戰
公元257年3月,掌握了魏國大權的司馬昭為了鞏固他的統治,對曹氏一族嚴格控制,引起徵東大將軍諸葛誕的不滿,舉兵反叛。司馬昭得知後異常憤怒,立即率領大軍前往鎮壓,將其圍困在壽春(今安徽省壽縣)。東吳主孫權獲悉後對諸葛誕表示同情和支援,派出大將文欽、全懌、朱異和孫晽等率兵7萬前去救援。東吳援軍一到壽春立即破圍入城,與諸葛誕合兵堅守。但是,朱異和孫晽兩部未入城就被魏軍擊敗,孫權聞訊大驚。司馬昭為了徹底消滅被困在城中的諸葛誕、文欽等敵軍,決定等待時機,同時使用反間計,促使敵內部發生兵變,然後,配以軍事攻擊,一舉殲滅。
11月,諸葛誕的親兵蔣班、焦彝二將上書主張對魏作戰宜速戰速決,不宜久拖不戰,和東吳大將文欽的主張發生了矛盾,雙方爭執不休。諸葛誕一時性急,訓斥說:“大敵當前,若再爭吵不休,格殺無論!”蔣班、焦彝聽了非常害怕。到了晚上,蔣說:“咱們三十六計,走為上計吧!”焦連連點頭說:“對對!”於是,二人趁夜深人靜,化裝出城神不知鬼不覺投降了魏軍。東吳大將全懌家住建業(江蘇南京),他的侄兒全輝、全儀因和家人吵架,帶著他們的母親及部分家兵跑到魏營,投降了司馬昭。司馬昭未費一兵一卒,連獲眾多將兵,喜不自禁。於是,他採用鍾會的計謀以全輝等人的名義,寫了一封密函,派人偷偷混進城送給了全懌。信中說:“主公孫權責怪你們沒有攻破壽春救出諸葛將軍,壞了他的大事而震怒,要將咱們全家斬草除根,望你當機立斷,想個兩全其美之策,救救我們!”全懌看完信又氣又怕,左右為難。這時,他聽說諸葛誕的兩員親將已不知去向,對這件事人們私下裡議論紛紛。他想此處不可久留,還是明哲保身要緊,一天,乘人不備溜之大吉了。
翌年初,壽春城裡發生了內亂,諸葛誕與文欽兩軍火併,文欽被亂軍殺死,他的兩個兒子逃到城外,投降了魏軍。一天,司馬昭派數百騎兵保護他們來到城下,大聲向諸葛誕喊話:“你們快投降吧,全輝、全儀,文欽的兒子都在我們軍中,還有蔣班、焦彝二位將軍也都在魏營,我們一個都不殺,你們還怕什麼呢?!”城裡的軍士們聽了人心浮動,無人戀戰,士氣極度低落,有的守城兵卒拿著弓不肯射箭了。司馬昭看見心裡十分高興,他對部屬說:“進攻的時機成熟了,可以命令魏軍猛烈攻城了!”說吧,下令發起猛攻。魏軍將士士氣高漲,叛軍卻分崩離析,一經交火,很快就一敗塗地。壽春之戰以司馬昭的勝利告終。
巧用三間
西晉末年,天下很亂。西晉幽州(今北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