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看書來
第三十二節 挑釁
難道鄭莊公就這麼忍了?
要是那樣的話,他就不是鄭莊公了!
他之所以沒有采取什麼過激的行動,是忌憚於前一段的亂戰。因為那時候他也得罪了天子,幾乎就是在一瞬之間,忽然就成了天下的公敵,面對沒完沒了的敵人,鄭國不堪其擾。
經歷了磨難,讓他明白了一個道理,諸侯多的如同螞蟻,單靠武力是沒辦法徹底解決的,所謂法不責眾,摁住了葫蘆,冒出了瓢,沒完沒了誰也受不了,唯一能夠制服諸侯的方法只有藉助周天子的力量。
而要借用天子的權威,一味的退讓只能把自己往衚衕裡逼,路越走越窄,唯一辦法就是使用暴力,讓他害怕才能左右他!
所以,在面對一系列的打擊之後,鄭莊公沒有硬碰硬的衝上去,而是改變策略,見招拆招,一步一步讓周桓王自取其辱,讓他作為天下共主的尊嚴徹底垮掉,從而放棄在政治上的野心,還政於我!
他所能做的就進一步激怒周桓王,使之在盛怒之下走出昏招,從而抓住機會改變局勢。
按照既定方針,鄭莊公開始了他的復仇計劃。
他派大夫宛出使魯國,要求將鄭國在魯國境內的祊田(山東費縣東)交換魯國在鄭國的許田(河南許昌東)。
有點亂啊,一是語法比較亂,二是事情有點亂。這兩個國家怎麼在對方的國土裡都有自己的底盤呢?難道是殖民地?公共租借?
您別想多了,那時候中國還不是半封建半殖民地呢。
這種情況形成的前提是周天子的“巡狩”制度。天子每年都要到各地方去巡視一次,目的是觀察諸侯的政績,諸侯也要定期到周王都去朝見天子,謂之“述職”即“述其所治國之功職”。
天子巡守時要祭祀名山大川,鄭莊公的爺爺鄭桓公是朝廷的卿士,參與周天子祭祀泰山,所以朝廷就將泰山附近的祊田分給鄭國做助祭田,而魯國在鄭國境內的許田是周天子賦予周公的采邑。
如果鄭國和魯國真的揹著周天子把這地換了,就是極大的挑戰了大周朝的分封制度,也就是極大的挑戰了周天子的權威,事就鬧大了。
可事情真能如鄭莊公所願嗎?
當時魯國的一把手是魯隱公,您看他的諡號“隱”有沒有覺得奇怪?當領導應該大大方方的,幹嘛“隱”起來呢?原來他不是魯國真正的國君,只是代理國政而已。
咱們前面說過,魯隱公是個老實巴交的人,對於《周禮》那套東西視為聖典,奉若神明。鄭國要與他私自交換周天子所賜的采邑,即便對魯國有好處,他也沒有那個膽兒拍板同意。
按說人家不同意,事情就該拉到了吧。可是魯國還有一個重要人物出場了。
這就是公子翬。我們在前文介紹過這位仁兄,知道他有個毛病----貪婪!喜歡錢、好大喜功、殘忍無情……
更重要的是,魯隱公孱弱,魯國的實際權力很大程度上操控在公子翬手中。
鄭國人看準了這一點,承諾如果魯國同意交換,將獻上碧玉若干。碧玉啊,很值錢的東西,大家想想幾百年後秦國用多少地方換和氏璧來著?所以公子翬心動了,巴掌大的地方就能換來這麼好的東西,何樂而不為呢?
於是他再三向魯隱公請求答應鄭國的要求,可是任憑他磨破嘴皮子,魯隱公的腦袋瓜子像撥浪鼓一樣,死活不同意!
要說這公子翬真夠膽大包天的,他私下找到鄭國使者應了下來,並揹著魯隱公私自達與鄭國達成成了協議。
鄭國一開始還挺高興,但事情的發展讓他們很快就樂不起來了。
原來,雙方雖然把協議簽了,但是紙裡包不住火,這件事很快就傳了出去,搞得沸沸揚揚,當時的“正人君子”們紛紛對鄭、魯兩國藐視周天子的行為給予了強烈譴責與抗議。
公子翬本來想生米煮成熟飯,領導再反對也沒有辦法了。可是現在造成了這麼大的輿論影響,魯隱公又一向以君子自詡,腦袋軸得很,在這風口浪尖上他也硬了一回,就是不同意交換這兩塊地。
這下公子翬、鄭莊公也沒辦法了……
莊公一聲嘆息,看來得想別的辦法才行。
可天下之事,並非一成不變,尤其是在那個紛繁凌亂的世道中,什麼事情不可能放生呢?
過了沒幾年發生了一起令人髮指的流血事件,讓這件事又峰迴路轉了。
第三十三節 轉機
魯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