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2 / 4)

小說:李嘉誠全傳 作者:指環王

港,想做大事,非得學會英語不可。”

李嘉誠點點頭,領會父親的苦心。且不論個人的前途,就憑學費來之不易這一點,他也會以苦讀上進來報答父恩母愛。數十年後,李嘉誠回憶父親生病不求醫,省下藥錢供他讀書;母親縫補漿洗,含辛茹苦維持一家生計……不禁神色黯然。

李嘉誠學英語,幾乎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上學放學路上,他邊走邊背單詞。夜深人靜,李嘉誠怕影響家人的睡眠,獨自跑到戶外的路燈下讀英語。天矇矇亮,他一骨碌爬起來,口中唸唸有詞,還是英語。

李嘉誠天賦高,記性強,經過一年多刻苦努力,終於逾越了英語關,能夠較熟練運用英語答題解題。

李嘉誠輟學後,卻常年不輟自學英語。在日後的商戰風雲中,英語讓李嘉誠受益匪淺。

李雲經一家逃避戰亂來港,既然來之,也就做好長期在香港生存的打算。他們萬萬沒料到,僅一年時間,戰火就燃及香港。

1941年12月8日凌晨4時,日本海軍航空兵偷襲美國海軍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

同日8時30分,數十架塗有太陽旗標誌的日本飛機,突然出現在九龍啟德機場上空。僅5分鐘,英國皇家空軍的數架戰機被炸成一片殘骸。

繼而,日本轟炸機對港九的軍事設施,甚至居民區狂轟濫炸。李雲經一家住在上環,附近的兵營火光沖天,炸彈的巨響震得窗戶咯咯響。李家陷入惶恐之中,母親燒香拜佛,父親咒罵日軍的暴行。

英軍與日軍展開了浴血戰。英軍準備不足,寡不敵眾,12月25日聖誕節前夕,英軍投降,港督楊慕琦及部分港英軍政官員被日軍俘虜,分別被投入東北及港島赤柱的集中營。

在香港上空飄揚了100年的英軍米字旗頹然落下,太陽旗耀武揚威地高高升起,日本駐港總督府,設在滙豐銀行大廈。

平心而論,英國用武力強佔並割據香港之後,實行了較開明的政策。而日治時期,則是香港最黑暗的年代。

日本推行軍票制,透過不等值兌換,逐步把港民手中的港幣變成一把廢紙。

日本把大批物資作為敵產,裝船運往日本,造成香港市場物資奇缺。食米嚴重不足,日軍實行配給制,每人每天限定6兩4錢,匱乏時只能供應3兩。黑市米價飛漲,最貴時每斤賣二百多元。

燃料不足,電廠不能正常供電,停電成了家常便飯,1944年夏季,停電竟長達4個月。

李嘉誠一家生活原本困難,現在愈加困難。幸得舅父莊靜庵的資助,一家人才免於餓死。

禍不單行,父親李雲經因長年勞累、貧困、憂憤,染上肺病,終於在家庭最困難時病倒了。

為了維持兒子的學費,李雲經堅持不住院,醫生開了藥方,他卻不去藥店買藥,偷偷省下藥錢,供日後兒子繼續學業。

莊靜庵知道這情況,“強行”送姐夫住院。李雲經住入醫院,仍偷偷把藥錢省下來,他預感自己活不了太久,把希望全部寄託在兒子身上。李嘉誠每每回憶起這段往事,淚水潸然。

每天放學後,李嘉誠都要去醫院看望父親,向父親彙報自己的學業,父親總是流露出寬慰的微笑。

1943年冬天,李雲經走完坎坷的一生,離開這動盪紛亂的世界。他知道未成年的兒子,未來更需依靠親友的幫助,同時又不希望兒子抱有太重的依賴心理,臨終留下“貧窮志不移”,“做人須有骨氣”,“求人不如求己”,“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不義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失意不灰心,得意莫忘形”的遺言。

李嘉誠對此永生不忘。

有人說,傳統文化與商業文化大相徑庭,冰炭不容。成為商界鉅子的李嘉誠,卻能將這兩者很好地結合為一體。在物慾橫流的商業社會,他體現出一箇中國人應有的傳統美德。

李雲經在貧窮中辭世,卻給兒子留下珍貴的精神遺產——如何做人。

這一年,李嘉誠14歲。

14歲的孩子,正是備受父母呵護疼愛、充滿夢幻的時代。父親辭世,弟妹尚幼,母親是懦善的家庭婦女,更加上經歷時局動盪,世態炎涼,促使李嘉誠早熟。

他明白,從今後必須靠自己瘦弱的雙肩,挑起全家的生活重擔。

儘管舅父表示資助李嘉誠完成中學學業,接濟李嘉誠一家,但李嘉誠仍打算中止學業,謀生賺錢,養活全家人。

舅父未表示異議,他說,他也是讀完私塾,10歲出頭就遠離父母家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