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2 / 4)

小說:李嘉誠全傳 作者:指環王

價高企。打擊炒風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重要的是增加土地供應量,適當調低地價,以量多保證政府收入。

李嘉誠以和軟的口氣表示對打擊炒風的看法:言法管制固然起一定作用,但管制太多不利樓市的發展。

這恰恰是港府最害怕的,李嘉誠不愧具有超人智慧。

第二個重要原因,是地產巨頭的實力,足以與政府和銀行抗衡。

恒生主席利國偉,似乎低估了地產巨頭的能量,像長實等十餘家大地產公司,就有充沛的自有資金提供八九成按揭。銀行的7成按揭,坑苦了中小地產商,他們非得依賴銀行不可,只有藉助削價來吸引買家炒家。

李嘉誠等一些地產鉅子,果然就按最初設想去做。銀行家一時大為驚慌,因為地產按揭佔銀行業貸款總額的3成以上,銀行將會喪失盈利的重要渠道。於是有的銀行,偷偷放寬按揭率,使中小地產商大喜過望。

李嘉誠與銀行對著幹,導致了他與滙豐“蜜月”的結束。

李嘉誠與滙豐“蜜月”始於20世紀70年代末,滙豐前大班沈弼宣佈,一次性將滙豐持有的二成多和黃控制性股權,以相當和黃資產淨值的半價售予長實集團,使長實這間中小公司,控得龐然大物——香港第二洋行和黃。

1980年,滙豐委任李嘉誠為董事;1985年,更委以非執行董事長之銜給李嘉誠。這一崇高榮譽,香港華商另外惟有世界船王包玉剛爵士曾獲得。

1992年4月2日,滙豐控股宣佈,李嘉誠將於5月份辭去滙豐控股及滙豐銀行副主席一職。

滙豐宣佈之後,李嘉誠馬上召開記者招待會,表明他的辭職與最近滙豐收購英國米特蘭銀行毫無關係,純屬巧合。他指出,辭職始於兩年前,但一直未被接納。他強調,辭職的理由是基於私人原因,擬將騰出更多的時間專注於其他業務及發展個人興趣。

李嘉誠的話,並沒有平息市場種種揣測。《信報》指出:

“各種傳聞之中,除了指李嘉誠不滿滙豐與米特蘭合併之外,亦有傳聞指李嘉誠不滿滙豐不斷主催銀行界收緊樓宇按揭至7成,令地產市道無法如去年般興旺,故與滙豐方面不和。”

長實集團從20世紀80年中起,逐步減少資產負債率,加大靠自有資金髮展的比例。這種保守的經營作風,受到金融分析家的批評。有人揣度,李嘉誠與浦偉士的“交惡”,從那時起就埋下了種子。

出人意料的是,浦偉士後來卻委任小超人李澤鉅任滙豐非執行副主席。市面傳聞,這是李氏家族與滙豐的“二度蜜月”。滙豐審時度勢,必為1997年後考慮。

滙豐與李氏父子的“二度蜜月”,客觀上造成銀行家卡地產商脖子的手趨於放鬆。

李嘉誠一貫擅長在低潮時補地價。

堪稱補地價經典之作,是黃埔船塢發展英埔花園大型屋村,工業用地改作商業住宅用地,按1981年市價計,李嘉誠需補28億多地價。李嘉誠延至1983年,中英談判,本港信心危機樓市崩潰之時與政府拍板,結果以3。9億元的驚人低價達成協議。

輿論為李超人絕橋擊掌喝彩,亦有少數分析家唱反調,認為李氏的戰果,是以犧牲政府的收入為代價的,若人人效仿,不啻是政府的財政災難。

也許是有關官員掉以輕心,也許是對市道預測失誤,又讓李嘉誠贏得漂亮仗。麗港城與海怡半島的宏偉大計,涉及龐大且複雜的油庫、港燈電廠和青衣聯合船塢換地補地價,李嘉誠則在八七大股災後幾個月搞掂。之後,股市樓市全面復甦。港府未按談判初期的價碼得到補地價收益,啞巴吃黃連,有苦難言。

李嘉誠與英商嘉道理,合夥將鶴園電廠舊址發展商住屋村。北京風波後,香港再爆信心危機,移民走資遷冊潮。到1990年,地產市道奄奄一息。聰明的李嘉誠,將補地價談判選在這個大好時機,親自出馬,殷切之極。

數吃敗仗的港府官員,總算被超人“調教”得異常聰明且警覺。他們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也效仿超人絕橋實行拖延戰術。1992年春,鄧小平南巡講話,大陸改革的巨浪波及香港,香港樓市水漲船高,地價飆飛。好,港府現在來與李氏拍板——你不是急於求成嗎?現在就成全你,最後談判結果,補地價38億元。

李嘉誠雖未在補地價上佔到便宜,但他搞掂重建計劃,也非一件易事。

《壹週刊》借用一位地產老行尊的話說:“別人向政府申請換地,不容易得到批准,李嘉誠申請就很快獲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