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部分(2 / 4)

小說:李世民 作者:誰知道呢

隊連打敗仗,糧食也快要消耗光了,他君臣上下離心,不用再費力攻城,我軍便可以坐等他的滅亡。”李世民從容不迫地說,面對如此重大的軍務,他說話的聲調並不高昂,依舊是那麼柔和、平穩。“竇建德新破孟海公,將士們都很驕狂,我軍佔據虎牢,扼住了他的咽喉。他如果冒險與我交戰,我消滅他便很容易。如果他狐疑不決,不敢向我進攻,那麼,二三十天內,王世充糧食吃完,將自行崩潰。我軍分在東都城下的兵力又可以抽調到東線去,在兵力和在氣勢上都將徹底壓倒竇建德。所以,我軍一舉殲滅兩大梟雄是很有把握的,就看我們如何行動了!”

李世民將目光轉向封德彝等人,分析起他們的退卻建議的負面效應:“如果我軍不及時趕過去,讓敵人攻佔了虎牢,河內一帶各州縣都是剛剛才歸附過來的,人心未穩,必定守不住;兩大強敵順利會合,他們的力量便會大大地增強,哪來的疲憊可以供我利用?”

屈突通總覺得有些不放心,在一種莫名的恐懼左右下,他再次請求主動解開東都之圍,令唐軍退據險要地帶,依據形勢發展再做應對。李世民搖頭表示否定。

“我已經拿定了主意!”李世民沉聲向眾人宣佈,“就這樣決定了!”

既然主帥已經作出最後決斷,眾將官便紛紛表示服從。然後大家開始討論同時進行兩線作戰的一些具體細節。

李世民緊皺雙眉,嘴角浮現出剛硬的線條。他一邊傾聽著各位將官的發言,一邊不時地察看面前的地圖。雖然否定了屈突通的意見,但他內心裡仍然對屈突通充滿了好感。現在屈突通又圍繞李世民帶兵東征後如何繼續圍困東都發表意見,主張不能像薛收所說的一味避戰,如果王世充膽敢出戰,便給他以迎頭痛擊,讓他知難而退;李世民聽著,不斷地點頭,嘴角一彎,衝他作出了親切的微笑;在他講完後,李世民的神色又不自覺地恢復了嚴肅。智者千慮,必有一失,重要的是能夠講出不同意見。意見的多種多樣與最後決斷的堅定並不矛盾。最後決斷只有建立在權衡了各種利弊而不是一時衝動的基礎上,才是深謀遠慮的。作為主帥,必須有一幫武將文臣總向他提出逆耳忠言,他對軍機要務才會考慮得比較周全,行事才會穩健。在這一點上,父皇和他的思路高度一致。父子倆一道搭建了陝東道大行臺,它收羅了本時代最優秀的,匯聚了四方英傑。

——有像屈突通這樣品質高尚、具備幾十年戰鬥經驗的老將軍。他有兩個兒子呆在洛陽王世充的軍中,臨行前皇帝李淵對他說:“東征的事,現在要委託你操辦了,但你兩個兒子怎麼辦呢?”他回答說:“臣已老邁,實在不能當此重任。但自從皇上您將臣身上的繩索解下、恕臣不死之後,臣便在心中發誓,要以身報效國家。這次出征臣願充當先鋒,兩個兒子如果戰死了,那是天命使然,臣絕不會為這些私情影響國家大事。”李淵嘆息道:“忠義之士,內心竟坦蕩到了這種地步啊!”老將軍真乃國家柱石,他的優點不在於多謀善斷,而在於執行軍令的堅決與可靠。高明的主帥必須善用人之所長。只要你拍板決斷,將方案交由老將軍這樣的人監督執行,保管沒錯。

——有來自隋煬帝身邊、具備多年行政經驗的封德彝、宇文士及。嗬,他們可是叛逆者,但都是聰明絕頂的人物。別看封德彝現在犯了糊,數月前,在說服父皇不要收兵回關中一事上,他代我陳情,可是議論風生、頭頭是道。

——有做過縣令的殷開山。可惜,劉文靜已經永遠離開了……好了,不要多想。當年在晉陽謀劃舉義時,我才十八歲,便靠著這幾位縣令為我提供行政經驗。還有劉弘基、長孫順德這樣的太原起義老將,赤膽忠誠,心無嫌猜。他們秉性忠厚,時常代其他將領陳情,捱了訓也不記在心裡,頗有助於軍心和睦。

——還有房玄齡、杜如晦這樣幹練的謀士。元帥府的日常軍務,我只指出個大概,由他們草擬方案,傳達並監督到位,盡心竭力,知無不為。每平定一方梟雄,眾人競相收羅珍寶,獨有房、杜二人招攬賢才,延入幕府。對於那些謀臣猛將,房、杜二人都誠懇地與他們結交,使他們對我大唐產生親和,愉快地將智慧和勇力貢獻出來。房、杜二人本身的才幹也是當今天下一流之選。上次宇文士及入朝後回來說,父皇曾專門問起我的奏章一般為誰所起草,他回答是房玄齡。父皇當即誇獎道:“房玄齡每為我兒子陳述一件事,雖然遠隔千里,但條清縷細,都和當面談論一樣。”房玄齡善謀,杜如晦善斷,兩人都有宰相之才啊……啊,遠了,遠了,姑且不去想它。

——還有來自四方各陣營的武將。秦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