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2 / 4)

是指經濟主體執行中帶有總體性的本質性的特徵,因此,它通常具有概括性,高度概括經濟中的基本性質;它還具有整體性,描述的物件是某個整體,而非其區域性;它也具有聯絡性,表示內容之間是有機聯絡的,而不是孤立的。經濟模式常常按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一定標誌劃分,按社會制度或生產方式可分為資本主義經濟模式和社會主義經濟模式;按經濟調節機制可分為市場經濟模式和計劃經濟模式;按管理方式可分為分權管理模式和集權管理模式等等。

中國,之所以在過去的20多年時間裡取得了如此引人注目的經濟成就,完全得益於改革開放的好政策。而原來的傳統經濟模式發展到了今天,也就必然會出現一些新情況和新問題。因此,我們必須重新構建新的經濟模式和新的策略來解決中國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由於特殊的中國經濟政策與別的國家有所不同;所以要把其他國家的經濟政策拿到中國來進行改造,這也就是為什麼中國經濟在過去的20多年會取得比別的國家增長要快的主要原因。在過去的20多年,中國的經濟增長率始終保持在年平均為10%左右的增長,這就已經讓3億人擺脫了貧困,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而到了今天,要建立新的經濟模式,這裡還存在著4個最基本的元素:一是關注社會平等關係的人越來越多;二是關注環境的力度越來越大;三是不同行業和領域都在不斷地建立他們自己的創新體系;四是已經從過去的出口導向型逐漸轉向了國內投資和國內消費型。

GDP:國內生產總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國內生產總值是指在一定時期內(一個季度或一年),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中所生產出的全部最終產品和勞務的價值,常被公認為衡量國家經濟狀況的最佳指標。它不但可反映一個國家的經濟表現,更可以反映一國的國力與財富。一般來說,國內生產總值共有四個不同的組成部分,其中包括消費、私人投資、政府支出和淨出口額。用公式表示為:GDP = CA + I + CB + X 式中:CA為消費、I為私人投資、 CB為政府支出、X為淨出口額。

雖然每個國家的經濟增長模式是可以得到的改變的,但其主要目標都是不變的。而中國的主要目標不僅僅是讓GDP不斷增加,同時還需要保證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不斷的提高,以確保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環境與社會的和諧發展。國際同樣也存在著這樣一種情況:那就是國內生產總值在不斷增長,而人們的生活質量卻在逐漸下降。所以,對於政府來說不能單靠GDP的增長來評價市場經濟的優劣。

這樣的狀況,美國以前就出現過。他們的經濟快速發達,但是美國經濟的發展所增長的社會財富已經被集中到了最富的一群人手中。所以,大多數普通的美國人,目前的生活狀況都要比以前差很多。而同樣的情況也有可能出現在環境之上,這就是所謂的經濟增長,一旦空氣遭到汙染、水也由於汙染而變得混濁不清,環境就會遭受到很大的破壞。

所以,這就需要我們能夠用一種全新的衡量標準來觀察我們的經濟增長和經濟發展,而不能只是單方面的從經濟增長老考慮問題更應該從一些外部環境和社會因素出發,綜合考慮,其中就有一個標準被稱為“綠色GDP”或者“綠色國內生產總值”的。而我們通常所說的“綠色GDP”,在經濟發展中就不僅僅只是從經濟增長的角度考慮,而是綜合考慮到了環境、社會還有綠化等相關的許多因素。

第四節 政府因素對經濟增長模式的影響(2)

在中國的這種情況下,我們普通的GDP的增長肯定要遠遠高於“綠色GDP”的增長。我們之所以要有這樣一個衡量GDP經濟發展的標準,基本上都是因為這個標準會不斷影響到我們的行為。不言而喻,“綠色GDP”不僅可以保證我們的環境和生活質量。同時也能使普通的國內生產總值出現不斷地下降,從而使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進一步的改善。

聯合國有這樣一個標準,實質上也就是人類的發展指數。而這個人類的發展指數,它也不僅僅是指國內的生產總值,還考慮到了人均GDP,和其他的一些個別因素,比如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環境的改善,同時還包括像國民的受教育水平、醫療衛生狀況等等。也就是說,這個綜合指數直接反映出的是整個人類的生活質量。

總之,在考慮新的經濟增長模式時,無論什麼時候都不能只是一味地追求GDP的增長,而是要從大局出發,在追求整個社會和環境改善的基礎上在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