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當其他人給他們東西的時候是在償付債務。他們絕頂聰明,打亂主客的次序,讓人迷惑不解,不知道誰是施惠者,誰是受惠者。他們用廉價的稱讚賺取最好的東西;透過表示他們喜歡某件東西來給予別人榮譽和奉承。他們以別人的謙卑來獲得對某物的所有權。本來該他們自己應覺得感激的東西,他們卻讓別人感到受了他們的恩。他們在Oblige(感謝、承蒙——譯者注)這個詞上玩弄主動態或是被動態花招,他們更擅長的是政治而不是語法。這真是妙不可言。但如果你能當場破其狡詐,阻止他反客為主,讓名譽歸於當歸之人,讓利益歸於當得之主,那就證明你才是更精明的人。
245.有時一個人必須用不合常理的東西推理
能如此方證明你才識過人。對從來不反對你的不要評價過高。這表明他並不愛你。這表明他只愛自己。不要被阿諛奉承所矇蔽:不要報答它,而應摒棄它。將受到批評當成一種榮譽,尤其是被那些對好人評價不高的人批評時。當你的言行取悅於所有人時,你應該感到痛苦:這是你的那些言行不好的標誌,要知道完美只屬於極少數人。
246.不要給那些沒有向你尋求解釋的人解釋
即使有人要求解答,過於急切地給出解答也是愚蠢的。在被要求之前給出解答是連累你自己,恰如在你健康時卻啟己使自己流血以造成疾病。事先就為自己找藉口容易喚醒本來沉睡的懷疑。嚴謹的人在他人的懷疑面前眼睛都不眨一下,否則是自己找苦頭吃。他應該用堅定、有理的儀態與人相處。
247.求知方面無妨多一點,生活方面無妨省一點
有些人則把這話反著說。得當的閒逸勝於不稱心的工作。我們除了時間——無助者和無家可歸者的惟一歸宿——外沒有任何可稱其為是自己的東西。生命是寶貴的,把生命花在枯燥的事上,或將其用在玄虛的事上,一樣愚蠢。不要為工作,或妒忌心所累。否則你就會糟蹋生命、窒息精神。有些人將此理延伸到求知上。但話又說回來,人若一無所知,就無法生活下去。
248.不要熱衷於最新事物
不恰當的做法總是易走極端。有些人只相信他們所聽到的最新訊息。他們的理智和慾望是蠟制的:不論什麼樣的最新訊息,都在他們的心上留下烙印,而把以前的一切都一筆抹掉。這樣的人容易被爭取過來,也容易失去。每個人對他們的看法都不一樣。他們是不可靠的密友,永遠長不大的孩子。他們的判斷和情感多變不專,他們的意志和判斷力像跛著腳一樣,一會兒傾斜到這邊,一會兒傾斜到那邊。
249.不要在生命即將終止時才開始人生
有些人在最初什麼也不幹,然後再努力,直弄得筋疲力盡。應先做最重要的事,以後如果有時間,再照料那些附帶的事。有些人只想成功卻不想奮鬥。有些人先學會做最尤關緊要的事,而把那些能帶來名譽和益處的事推遲到晚年才做。有些人剛剛有了點財富就變得自負起來。無論求知與生活,重要的在於方法。
250.何時應該反向推理
何時應該反向推理?當別人懷著惡意與我們說話的時候。有些人把一切都顛倒過來:〃是〃說成〃不是〃,〃不是〃說成〃是〃。如果他們批評某事,就表明他們心裡對此事評價很高。他們由於妒忌此事並非出於己手,就試圖貶低它在別人眼中的價值。井非所有的讚揚都是實事求是的。有的人因不想稱讚好的就讚揚壞的。如果有人覺得誰都不壞,那他實際上就是覺得誰都不好。
251.善於運用人的手段
要善於用人道宛如神道不存在,善於體察神道宛若人道不存在。一位大師①曾如是勸告人們,對此當意會,然無需評論。
①指耶穌會創始人羅耀拉(saintlgnatiusofLoyola,1491一1556)。
252.別完全為他人而活,也別完全為自己而活
這是有點庸俗的專橫。如果你想完全為了自己,就會想把一切都據為己有。這種人不知道如何付出哪怕是一點點東西,或是放棄哪怕是一點點舒適的生活。他們從不能贏得別人的好感。他們信任自己的財富,並由此而有一種虛妄的安全感。有時不妨為別人考慮,其好處在於別人也會為你考慮。若擔任公職,你一定要做一名公僕。正如一位老婦人對哈德良①所說的:要麼承擔起這個重擔,要麼讓位不幹。然而有些人完全為別人活著,因為事情做過了頭總是導致愚蠢,他們甚至沒有一個小時是屬於自己的,完完全全把自己奉獻給了別人。在理解問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