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山遍谷都有它,
藤葉茂密又繁盛。
割藤蒸煮織麻忙,
織細布啊織粗布,
做衣穿著不厭棄。
告訴管家心理話,
說我心想回孃家。
快把內衣洗乾淨。
洗和不洗分清楚,
回孃家去看父母。
【讀解】
正如動物的雌雄有分工一樣(比如蜜蜂、螞蟻等等),男人和女人在生活中的角色也有分工。男子漢種田耕地打獵經商騎馬打槍,吃苦耐勞粗獷驃悍是男子漢的本色。女子採桑織布漿洗做飯哺育子女,靈巧細心溫柔賢慧周到體貼是女人的本色。這是自然法則。
過去數千年中,我們的祖先遵循自然法則生活,男耕女織、自給自足。這種生活,陶冶出的是自然平和恬淡悠然的心態,是知足常樂、樂天知命的滿足和幸福感。
紡紗織布,縫衣漿洗既是女子的職責,無可非議,也就懷著快樂的心情歌唱它。父母是親人中最可尊敬和想念的,因此思念父母、盼望回家的急切心情更在情理之中,同樣也值得歌唱。樸實恬淡的生活,辛勤繁忙的勞作,深深眷念的親情,全都是真情實感的自然流露,如同渴了要喝水,餓了要吃飯一樣。
倘若在現在,這樣的詩恐怕絕不會被看作藝術品,唱這歌的人恐怕絕不會被稱為詩人,樸實自然的生活恐怕會讓習慣了電燈電視洗衣機自來水計程車的都市人鄙棄。畢竟時代不同了嘛。
然而,雖然時代在不斷變遷,但由自然法則所決定的男、女角色的差別和分工,卻不應當由此被抹殺。但如果抹殺了男女的差別,肯定是違背自然法則的。古人說,天不變道亦不變。現代的女子不一定非要紡紗織布、縫衣漿洗,也不一定非要相夫教子、做飯持家,但如果非得拋棄靈巧細心溫柔賢惠周到體貼,變得象男子漢一樣粗獷驃悍,那這世界也將變得十分可怕。
卷耳
——女人的另一半是男人
【原文】
采采卷耳①,不盈頃筐②。
嗟我懷人③,④彼周行。
陟彼崔嵬⑤,我馬虺阝貴⑥。
我姑酌彼金⑦,維以不永懷⑧。
陟彼高岡,我馬玄黃⑨。
我姑酌彼兕觥⑩,維以不永傷⑾。
陟彼⑿矣,我馬⒀矣。
我僕⒁矣,云何籲⒂矣!
【註釋】
①采采:採了又採。卷耳:野菜名,又叫蒼耳。 ②盈:滿。頃筐:淺而容易裝滿的竹筐。 ③嗟:嘆息。懷:想,想念。 ④真加寶蓋(zhi):放置。周行(hang):大道。 ⑤陟(zhi):登上。崔嵬(wei):山勢高低不平。 ⑥虺阝貴(hui tui):疲乏而生病。 ⑦ 姑:姑且。金儡(lei):青銅酒杯。 ⑧維:語氣助詞,無實義。永懷:長久思念。 ⑨玄黃:馬因病而改變顏色。 ⑩兕觥(si gong):犀牛角做成的酒杯。 ⑾永傷:長久思念。 ⑿咀(ju):有土的石山。 ⒀者加病頭凸(tu):馬疲勞而生病。 ⒁甫加病頭(pu):人生病而不能走路。 ⒂雲:語氣助詞,沒有實義。何:多麼。籲(xu):憂愁。
【譯文】
採了又採卷耳菜,
採來採去不滿筐。
嘆息想念遠行人,
竹筐放在大路旁。
登上高高的石山,
我的馬兒已睏倦。
我且斟滿銅酒杯,
讓我不再長思念。
登上高高的山岡,
我的馬兒步踉蹌。
我且斟滿牛角杯,
但願從此不憂傷。
登上高高山頭呦,
我的馬兒難行呦。
我的僕人病倒呦,
多麼令人憂愁呦。
【讀解】
征夫怨婦,是中國古代生活方式中的獨特景觀,也是中國古代詩歌的獨特景觀。正如西方文學中崇尚個人奮鬥的英雄一樣,中國古代詩人十分關注由男女有別、男女分工而造成的男女不同的內心情懷。
男子漢不能無所作為,總得要做點什麼,才會對得起祖先、子孫。孔子所說的“三不朽”(立功、立德、立言),是專對男人說的。立功既可以在莊稼地裡、仕途上,也可以在疆場上。長期在外征戰的漢子,被稱為“征夫”。按人之常情,他們有剛強勇猛無所畏懼的一面,也有兒女情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