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許多作家都親身體會到的。
有了“框架”,以後的工作相對集中了,但仍然十分繁複。書中的中心事件和許多細節,都是曾經發生過的,多數人物也都是實有其人的歷史人物:而故事發生的時間比我出生之時還要早將近半個世紀,這就註定了我不可能親身經歷、親自體驗,惟有讓歲月“倒流”,讓自己“退回”到那個時代去,在史料和史蹟中感知我所要表現的歷史。對於香港那片土地,我不能說很“陌生”,但也不敢說很“熟悉”,即使長期生活在香港的人,要把上個世紀的人和事都說得明明白白,也非易事,畢竟“人生易老天難老”,百年之間,香港的變化太大了,站在中環的摩天樓群之中,哪裡還能看到當年香港的影子?港督府在修建之初,依山面海、居高臨下,曾是全島最為顯赫的建築,如今則成了高樓之間的“誅儒”;今天的德輔道、幹諾道,當年則曾經是大海。如果站在“駱克道”上攔住行人,一一詢問,相信絕大多數人不知“駱克”為何許人也。為了在書中“恢復”特定時期的香港舊貌,我小心翼翼地進行考證,一條街道,一座建築,一件器物,一個名稱,都不敢有些許馬虎。對於那些實有其人的歷史人物,想方設法尋找有關他們的資料,隻言片語也不肯放過,廣泛蒐集,仔細查證,力求詳細、準確。即使在書中虛構的人物,也必須把他或她放在特定的歷史環境之中,稍有疏忽就可能出錯。傳世元散曲有一首《高祖還鄉》,寫的是漢朝開國皇帝劉邦在平定英布之亂後“威加海內兮歸故鄉”的往事,通篇模擬他家鄉一位農夫的口吻,對當年無賴、今日皇帝劉邦的威儀,冷眼旁觀,熱諷冷刺,寫得俏皮潑辣,活靈活現,但末尾一句“改了名,換了姓,叫什麼漢高祖!”出了問題,“高祖”是劉邦死後的諡號,在他生前是絕對不可能使用的,只因這一句話,把通篇的歷史感破壞殆盡。此類紕漏在當代的歷史題材文藝作品中也常有發現,恕不舉例,因為我的用意並非吹毛以求他人之疵,而是提醒自己儘可能地不犯或少犯這樣的錯誤。這當然很難。在浩如煙海的史料之中,常常有張冠李戴、互相矛盾、是非顛倒、語焉不詳等種種現象,需要反覆地分析比較、去偽存真、糾謬勘誤、拾遺補缺,而由於香港長期處在港英統治下,有關抗英鬥爭的史料則大量湮沒,需要深人民間走訪尋覓,一點一滴地去積累,其難度可想而知。我非常感謝內地和香港兩地的許多同胞在這項工作中給予了我大力支援,協助我克服了許多困難,獲得大量創作素材,特別是埋沒在民間的關於抗英鬥爭的史實和人物資料,那是在圖書館、檔案館都找不到的,因而更加珍貴,為本書提供了可靠的基礎。我沒有在這裡將曾經幫助過我的同胞們、朋友們的名字列出,一一鳴謝,因為那將是一個長長的名單,其中有些為我帶路的好心人,幫我查詢資料的圖書館管理員,甚至沒有留下姓名,也難以開列齊全,但我從心底裡感謝所有的同胞和朋友,如果沒有他們的幫助,本書的問世將是不可能的。
《補天裂》是一部歷史小說,史料的蒐集、辯識、論證不是工作的結束,而只是它的開始,歷史小說要真實地反映歷史,卻又不能僅止羅列史料,它必須以人物和事件去打動讀者,以期達到讀者和作者對歷史的共識。藝術虛構是小說的基本手段,沒有虛構就沒有小說,而在歷史小說中,虛構又決不能超出歷史所允許的範圍,這便是創作者最難解決的難題。在本書中,凡重大事件、重要情節,凡採用真實姓名的人物的重要言行,我都力求做到有所依據,因為我寫的是歷史,要對歷史負責,要對讀者負責,不能愧對歷史,失信於讀者,寫出每一個字都覺得手中的筆很沉重。同時,我們又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史料畢竟不能等同於歷史,任何史料都只是歷史遺留的部分痕跡,而不是全部。即使距離我們年代很近的、生前受到社會普遍關注並且運用多種手段有意識地積累與之相關的文字、影象、實物資料的歷史人物,也不可能把他一生所有的資訊都毫無遺漏地儲存下來,再“完整”的史料也是不完整的,研究者對歷史的求索是無窮無盡的,也是永遠不能滿足的。因此,無論史學著作還是歷史題材的文藝作品,要百分之百地“還原”歷史是根本不可能的,作者只能儘可能準確地接近歷史、認識歷史、把握歷史,歷史永遠是今人眼中、心中的歷史,真正意義上的“還原”歷史,不但做不到,也失去了歷史的意義,有誰願意回到秦始皇時代去做一輩子“黔首”?有誰願意回到十九世紀的香港去當一回苦力?死去的歷史的價值在於對活著的人有用,所以歷史才活在一代又一代的人的心裡二《補天裂》的書名出自中華民族一個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