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部分(3 / 4)

小說:明朝第一人 作者:九十八度

他與東方勝大哥不期而遇,並和他一起前往會稽山,並幸運地得到了祖傳的美玉。

天亮時分,王陽明從夢中醒來,回憶著夢中的景象,他的手下意識地摸到了一塊鐵令牌,上面刻著“寧王府”三字,正是當初東方勝和他告別前,送給他的禮物。

東方勝大哥的慷慨豪爽,一直以來都讓王陽明印象深刻,這些年來,偶爾也會想起他,只是現在,不曉得他是否依舊還在寧王府。

王陽明有種不祥的預感,他和東方勝之間,恐怕還會有一番廝殺,雖然他們都是不得已才為之的。

還有朱依依,王陽明奇怪自己剛才明明是在想著大哥東方勝,怎麼突然腦海中就跳入了朱依依囂張,刁蠻的形象。

“對了,她們是同父異母的姐妹。”王陽明不由自語道。

又是一次征程即將來到,東方已經魚肚白,王陽明和他的將士們,也該整頓整頓,出發了。

ps:即將結束

第一四一章 鳳陽城

翌日,王陽明軍盡起三路人馬,浩浩蕩蕩地朝南京城奔襲而來。

第三日,訊息便傳到了南昌寧王府。

“王爺,探馬來報,王陽明已經派遣三路人馬朝南京進發了。”說話的是一個與王陽明年齡相仿的男子。

“嶽將軍放心,南京有軍師和東方將軍坐鎮,縱使王陽明有三頭六臂,恐怕也難有一番作為,最後啊,只會落得個抱頭鼠竄,逃之夭夭的下場。”說話的是一個年過四十的中年人,身體有點胖,但是給人一種很壯實的感覺,而且渾身散發著王者的氣質,不錯,他就是寧王朱宸濠。

而被他稱為嶽將軍的青年,不是岳飛,而是岳飛的後人,叫嶽成。

嶽成年紀輕輕就能在寧王軍中與東方勝平起平坐,不僅僅是因為他出色的身體素質或是岳飛的後人,而是他從岳家祖宅中幸運地找到了失傳幾百年的《武穆遺書》,一本記載了岳飛百戰百勝原因所在的兵法書。

說岳飛是宋朝第一將,相信不會有人發出質疑,其一生軍旅生涯中,無一敗績,僅這一點,就足以讓他屹立在中國古代諸多名將中的最高峰了。當然最難得的是岳飛不但能武,還能文,那首《滿江紅》中的“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不知道激勵了古往今來多少壯志滿懷的青少年,而下闋中那句“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更是道盡了歷代賢臣良將的夙願。

不過岳飛雖然能文能武,卻由於愚忠,而最終被奸臣陷害,成了皇帝的眼中釘,直至被殺,他都一直以為朝中奸臣當道,才會使得南宋小朝廷懦弱無能,氣息奄奄。

中國古代正是因為有了像岳飛這等忠臣良將,正是因為有他們這些榜樣,忠君的思想才會不斷髮揚光大,繼往開來,直到後世的一個大思想家出現為止。

這個人很巧,也和王陽明同鄉,他就是會稽餘姚人黃宗羲。黃宗羲在《明夷待訪錄》中,就曾抨擊“家天下”的專制君主制度,在開篇他就闡述人類設立君主的本來目的,是讓人民受利,遠離禍害。對於君主,他的義務是首要的,權力是從屬於義務之後為履行其義務服務的,君主只是天下的公僕而已。然而,後來的君主卻“以為天下利害之權益出於我,我以天下之利盡歸於己,以天下之害盡歸於人”,反其道而行之,才導致了一幕幕歷史悲劇的上演。

從今人的眼光來看,黃宗羲的觀點,不可謂不前衛,甚至是先進。活脫脫是孫中山的祖師爺,就那四個字“天下為公”,就足以讓黃宗羲站在他那個時代的最前端了。

很可惜,愚忠的岳飛不知道,也不曉得,在他的觀念裡只有“忠君愛國”的思想,愛國細想自然值得繼承,忠君,估計就不必了,那會演變成助紂為虐。

可是我們不能責怪岳飛,在那個時代,他已經做得很好了,做得不好的是那個時代的皇帝,宋高宗趙構。

話題有點扯開了,那《武穆遺書》正是岳飛所著,岳飛字鵬舉,諡武穆,故名《武穆遺書》。

寧王和嶽成兩人正商討著,一旁忽然竄出一個華衣少女,嬌笑地說道:“父王,您和嶽哥哥說什麼呢?”

嶽成一見這女子,臉色立即變得如喝醉了酒一般通紅一片,竟是木訥地呆住了。

寧王哈哈一笑,回應道:“依依乖,不要胡鬧,為父正和嶽將軍商量大事,你先一邊玩去吧。”

這女子正是寧王的二女兒朱依依,在寧王面前,她活潑的像一隻百靈鳥,嘰嘰喳喳地說個不停,即便如此,她所說的每一個都深深印入了嶽成的心中。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