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正如明王朝無數有識之士,就是因為統治者的高壓統治,他們的才華才會被無情的扼殺。以至於有明一朝,三百年國運,大體上都是一副死氣沉沉的景象。
利瑪竇微一點頭,表示應允。此行他準備的五個問題中,只有這一個,他是最陌生的,準確來說,他對中華文明,其中最缺乏瞭解和研究的就是醫學,即中醫。
那老者唯一猶豫,便緩緩談論了起來:“春秋戰國時期,有個神醫叫扁鵲。”
聽到“扁鵲”兩字,王陽明就能確信老者的故事能夠把利瑪竇給震懾住了。
“有一次,他路過當時齊國的都城臨淄時,見到了齊國的國君齊桓侯。他看齊桓侯的氣色不好,就斷定他已經生病了,便直言不諱地對他說:‘大王,草民看你有病在膚表,如不快治,就會加重。’可是齊桓侯聽了卻絲毫不以為然,自信地說道:‘我沒病。’扁鵲見他不聽勸告就走了。這時,桓侯對左右的人說:‘凡是醫生都是貪圖名利的。他們沒有本事,就把沒有病的人當有病的來治,以顯示本領,竅取功利。’然而過了五天,扁鵲又來見齊桓侯,作了一番觀察之後,對齊桓侯又說道:‘大王的病已經到了血脈,不治會加重的。’桓侯於是聽了很不高興,根本沒有把扁鵲的話放在心上。再過五天,扁鵲又來見齊桓侯,經過細緻的觀察,嚴肅地對他說:‘大王的病已經進入了腸胃之間,再不治,恐怕就沒救了!’齊桓侯聽了很生氣,當然也就沒有理睬扁鵲的話。等到扁鵲第四次來見齊桓侯,他只瞥了一眼,就慌忙跑開了。齊桓侯發覺扁鵲不理睬自己,就派人詢問。扁鵲說:‘病在膚表,用湯熨可以治好;病進入血脈,用針灸可以治好;病到了腸胃,用酒劑也能治癒。如今齊桓侯的病已經深入骨髓,再也沒法治了,我只好躲開了。’又過了五天,齊桓侯果然病重,派人請扁鵲來治,扁鵲早已逃離齊國,而齊桓侯因誤了治病時機,不久也就死了。”
老者說到這,偷眼看了看利瑪竇,見他依舊沉浸在自己的故事之中,心中難免得意,解釋道:“由此可見,早在兩千四百多年前,中醫大師扁鵲就能從人的氣色中,看出疾病之所在和病情的發展情況,這是很不簡單的。”
此時,整個大殿都格外的安靜,只能聽得到利瑪竇全身木然地自言自語道:“果然,果然。”
老者初試鋒芒,便告大捷,信心陡然大增,便朝明武宗一拱手,興頭高漲,轉過身來繼續對著利瑪竇說道:“關於神醫扁鵲,我這裡還有一個更加神奇的故事,不知閣下願聽否?”
利瑪竇陡然驚醒,滿臉崇拜地看著一臉祥和的老者,急忙拱手示意道:“您請講,我洗耳恭聽便是。”
見沒人反對,老者便再次興致勃勃地講了起來,似乎故事中的主人公就是他自己。
“又有一次,扁鵲和弟子子陽、子豹等人路過虢國,虢太子恰好患重病,病得很厲害,人們都以為他死了。為此,全國正舉行大規模的喪葬活動,而把國家大事都撂在了一邊。扁鵲找到了中庶子(太子的侍從官)問道:“請問太子患了什麼病?”中庶子一臉悲痛地答道:‘太子中邪。邪氣發洩不出去突然昏倒就死了!’扁鵲進一步瞭解了太子發病的各種情況之後,就信心百倍地對中庶子說:‘請你進去通報虢君,就說我能救活太子!’但中庶子不信扁鵲能‘起死回生’,不肯去通報,而且嘲諷扁鵲說:‘你既無上古名醫俞跗的本事,卻說你能救活太子,即使是不懂事的嬰兒也會知道你是騙人的!’扁鵲聞言氣憤地回應道:‘你這是從竹管裡望天啊。老實告訴你,我扁鵲只需要切脈、望色、聽聲、審察病人形態,就能說出病的部位。不信,你試去看看太子,他此刻耳朵還會鳴響,鼻翼還會扇動,從其大腿摸到陰部也應該還是溫熱的。’聽到這裡,中庶子不禁目瞪口呆。因為扁鵲雖沒有見過太子,但他對太子的病情僅僅是透過自己幾句簡單的描述,就似乎已瞭如指掌,說得頭頭是道,說明他很有本事,不可小看。中庶子只得進去通報了。虢君得知訊息,吃了一驚,趕快出來接見扁鵲,說:‘我久慕先生大名,只是無緣拜見;先生路過我這小國,幸虧主動來救助,這實在是寡人的幸運!有先生救助,我兒就能活命;沒有先生救助,就只有把他的屍體埋在山溝裡了。’虢君說著,就‘流涕長潸’,哭得非常悲切。扁鵲告訴虢君,太子患的是‘屍厥’(類似現在的休克或假死)。於是,扁鵲叫弟子磨製針石,在太子頭頂中央凹陷處的百會穴紮了一針。過一會兒,太子就甦醒過來。接著又叫弟子在太子兩脅下做藥熨療法。不久,太子就能坐起來了。再服二十天的湯藥,虢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