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部分(3 / 4)

小說:明朝第一人 作者:九十八度

待進得閣老府,王陽明才曉得謝遷是多麼公正不阿,潔身自好。堂堂明王朝一品大員,這府邸的擺設和裝飾竟遠遠比不上許府,而許府主人許泰才是個從四品的官員。

王陽明入屋坐定,閣老府下人拿上來的也只是一壺清茶,而且裡面的茶葉大多粗大烏黑,顯然是下等茶葉。

謝遷見王陽明微微皺了皺眉頭,便哈哈笑道:“府中無酒,王大人就將就著喝點清茶吧。”

王陽明聽著納悶,詢問道:“閣老不喝酒嗎?”

謝遷微微一愣,解釋道:“自從孝宗皇帝駕崩以來,老夫就把酒給戒了。”

王陽明聞言陡然大悟,知道謝遷之所以戒酒,其實是為了抗議明武宗的驕奢淫逸,只是不便說破罷了。

王陽明感慨地點頭道:“卑職非常明白閣老的苦衷。”

謝遷知道眼前這個年輕人非同一般,心中大慰,便問道:“王大人可有良策解之。”

很顯然,謝遷所問的意思是如何才能重新喚醒明武宗積極向上的本性,讓明武宗皇帝重塑自己勤政愛民的優秀形象,就像他父親明孝宗一樣。

王陽明想也不想,便搖頭道:“閣老雖然用心良苦,可惜事已不可為。”

謝遷原本對王陽明非凡的智慧和才思充滿期望,陡然聽到王陽明說得這般消極,心中未免感到一絲沮喪,詢問道:“王大人此言差矣。”

王陽明知道謝遷稟性愚忠,短時間內斷然難以改變他頑固的保守思想,但是作為同鄉,作為對一個孤寂老人的同情,王陽明都要試著去說服他。

王陽明理了理思路,緩緩表述道:“太祖皇帝雖出於貧民。”

謝遷見王陽明說得大膽,擔心被惡人聽了去,便急忙示意王陽明先停一停,然後撤去了一干下人,然後才以手示意王陽明繼續講吓去。

王陽明心中感激謝遷對自己的愛護,但是有些話他還是得說個明白。

“卻不曉得孟子所說‘民為貴,君為輕,社稷次之’的真正含義,所以卑職只能說太祖皇帝勤政,卻未必愛民。”

謝遷顯然是第一次聽見有人批評形象巨大的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心中雖然詫異,卻也好奇:“王大人此話怎講?”

“關於這一點,錦衣衛和文字獄便是兩個大大的證明。”王陽明緩緩答道。

謝遷緩緩點了點頭,似有所感。

“太祖皇帝設立錦衣衛,是為了察聽在京大小衙門官吏不公不法及風聞之事,可到了現在,尋常百姓要是說錯了一句話,也都有可能傳到皇上耳中而因此受懲罰,諸不知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百姓倘若失去了言語自由,豈不一個個都成了奴隸。”

謝遷雖然聽得驚異,卻也曉得無可否認。

“再一個就是興起於太祖皇帝時期的文字獄。記得洪武年間,杭州府學教授徐一夔在《萬壽賀表》中用‘光天之下,天生聖人,為世作則’句讚譽太祖皇帝,太祖皇帝卻認為‘生’指‘僧’,‘光’指剃光頭髮,‘則’與‘賊’音相近,依次下令處死了徐一夔。如此荒唐之做法,閣老還以為是英明之君應該做的嗎?”

王陽明所舉兩個例子都極富說服力,朝中大臣也多有耳聞,但是他們沒人敢說。

謝遷無奈地點了點頭,道:“王大人說的雖然大膽,卻都句句在理,只是千萬不要在奸惡之徒面前表露啊。”

“對待文武百官的態度遠不如唐宋兩朝的皇帝,這也是太祖皇帝帶的頭。”王陽明越說越激動,恨不得一下子就改變謝遷迂腐的思想來。

可謝遷聽王陽明說的太過自我和囂張,心中略有反感,便張口阻止道:“王大人關於太祖皇帝的討論便到此為止吧,且說說當下的時政。”

說到當下的明武宗,王陽明心中更加絕望,他非常清楚後人在《明史》上對他的評價。

“閣老,卑職不曉得您對當今皇上有何評價?”這次王陽明決定讓謝遷先說,然後再進行針對性反駁,希望這樣效果會更好一點。

謝遷略一沉吟,而後無奈地嘆著氣,才緩緩道出了他的見解。

第九十一章 劉貴妃劉良女

“老夫以為,當今皇上雖然稟性貪玩好動,但是如若時刻勸諫,定能及早悔悟,成為一代明君。”謝遷話雖然這樣說,但是表情有點勉強。

王陽明腦中一片清明,清晰地反問道:“誰人可以勸諫?”

謝遷答覆道:“我等朝臣,我朝文武百官。”

王陽明神色嚴肅道:“非也,皇上繼位已有三四年光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