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棣心裡很受用,說完正題,又說:“我方才去看了太子的病。”說到此處卻打住不說了。
朱元璋問:“你看病勢很重?”
朱棣說:“如果太醫不力,是不是到民間徵集秘方、驗方為好?”
朱元璋:“這些天朕心裡沒底,你皇后娘走了,朕塌了半邊天,如果太子再有個山高水低,那朕真的支撐不住了。”
朱棣斷言不會有事的。父皇上承天命,下安民眾,得天時地利人和,會逢凶化吉的。
朱元璋問他什麼時候回燕京?
朱棣說:“我等父皇示下。”
“你儘快回去吧,北邊朕終是塊心病。朕已催藍玉儘快啟程了。”
朱棣問:“父皇還想讓他徵北嗎?”
朱元璋說:“沒有比他更能征戰的了。”
朱棣說:“這倒是。不過……”他欲言又止。
朱元璋問:“你想說什麼?”
朱棣態度很明朗,這人功高震主,不可不防。上次他從大漠歸來,借酒蓋臉,竟然說,太子懦弱,不堪為君,想勸皇上實行廢立。
朱元璋說:“這狗東西大膽,敢離間朕骨肉。”他馬上掃視一眼朱棣,冷冷地問:“你動心了吧?”
朱棣急忙跪下:“父皇這麼說,兒臣就無地自容了。兒若有半點邪念,也不會將這事告訴父皇啊!這不是反而引起父皇疑心嗎?兒臣正因為坦蕩無私,才說出來的。”
《朱元璋》第九十二章(5)
“朕是一時糊塗,錯怪你了。”朱元璋有點後悔,讓他起來。這藍玉,用歸用,朕時時防著他呢。為什麼?我朝自徐達以下,功臣大有人在,像他這麼驕橫、張狂的真不多見呢。
朱棣說:“父皇這樣胸有成竹,兒臣就無憂了。”
《朱元璋》第九十三章(1)
皇子亡,皇孫世嫡傳統,朱元璋之隱憂在於自己百年之後,《永鑑錄》是金箍咒嗎?那個讓英武一世的洪武皇帝兩次戴綠頭巾的人終於連“涼國公”也當不成了。
一
朱元璋正站在屏風前,秉燭看著那些紙條。看了一會兒回到案前,站在那裡再寫紙條:
“黃河決口,陳州十一縣賑災”;
“下詔軍士以十分之七屯田”;
“遣內官赴陝,以茶易馬”;
最後寫“將黃冊發六部閱”。
他隨手翻著全國賦稅黃冊,上寫:全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