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不準確地和誤導地用“物質”一詞所表示的東西,在一種情形中指的是形態的基礎,在另一種情形中指的是力的基礎。沒有兩個概念能完全地區分開。因為在這裡所說的是對上帝的感受,是一種價值感。古典的神靈是最高的形態,浮士德式的神靈是最高的力。“他者”是其精神與存在的尊嚴不相一致的非神者;對阿波羅式的世界感來說,這種非神的“他者”即是沒有形態的實體,對浮士德式的世界感來說,則是沒有力的實體。
八
科學家習慣於假定神話和上帝觀念只是原始人的產物,並認為,隨著精神文化的“進步”,這種形成神話的能力便告流逝。可事實上,情形恰恰相反。如果歷史的形態學在今天不是一片幾乎未開拓的Chu女地的話,則我們早就可以發現,一般認為無所不在的神話詩人的創造力,其實只侷限於特定的時期。我們早就應該認識到:一種心靈的這種以自身的形象、特徵和象徵——它們之間有著相似性和一致性——來填充其世界的能力,主要並不專屬於原始人的世界與時代,而是特別地屬於各偉大文化的青春時期。每一具有偉大風格的神話都出現在一個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