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安帝沉默不語。
沈祐也沒主動說話,就這麼安靜地立在一旁。
水池裡養了數十尾五彩錦鯉,在水池裡歡快地游來游去,偶爾掀起小小的水花。
良久,慶安帝才張口打破沉默:“沈祐,朕想派你離京外放當差,你可願意?”
這番難以啟齒的話,終於還是說出了口。慶安帝此刻心情複雜,竟不知自己想聽到什麼回答。
沈祐剛被升為錦衣衛指揮使,正是風頭正勁的時候。本該像當年的薛凜那樣,兵權在握,聖前行走,聖眷濃厚,有個數年十數年的風光……
他這一張口,就要讓沈祐離京外任。無疑於當頭潑了一盆冰水過去。
沈祐一定始料未及震驚不已吧!
懷著難以言喻的愧疚之心的慶安帝,壓根沒料到,沈祐半點震驚失望都沒有,甚至沒有猶豫,立刻就拱手應道:“皇上既然垂詢,末將就斗膽說一回心裡話。”
“京城在天子腳下,繁華富庶太平。末將生於京城,長於京城。其實,身為武將,在京城裡沒多少用武之地。末將願意離京外任,為百姓為大齊做些實事。”
慶安帝:“……”
一個人是隨口敷衍還是語出真心,瞞不了人。
沈祐這一席話斬釘截鐵,沒有半絲猶豫。可見是真的願意離開京城外任。
慶安帝緊緊盯著沈祐的俊臉,緩緩道:“你真的願意?”
沈祐目光堅定:“是。”頓了頓,聲音低了一些:“只不知,皇上想讓我去何處?”
慶安帝淡淡道:“今日袁大將軍父子三人進宮,朕和他們商榷邊軍事宜。邊軍之前將士損傷頗重,得重新招募新兵,練兵整頓,還要再提任一批武將。再加上練騎兵一事,孟將軍一個人分身乏術,忙不過來。”
“邊軍練騎兵是大事,早一日練成精銳的騎兵營,邊軍戰力就能大增。過三年五載,關外韃子捲土重來,邊軍定能悍然抵擋。甚至能衝出關外,將韃子趕至漠北。”
“袁大將軍提議,朕再派一個心腹武將前去做孟將軍的副手,專門負責練騎兵。朕思來想去,便想到了你。”
“不過,這一去邊軍,就得數年,甚至十數年不能回京。而且,邊關風沙大,氣候苦寒,長期待在那兒是個苦差事。朕總得親自問一問你的心意。”
沈祐沒有半點懼色,眼中的光芒越來越亮:“末將願去邊關。”
“你不會後悔?”慶安帝看著沈祐。
沈祐目中光芒更盛:“絕不後悔!”
慶安帝緊擰的眉頭,略略舒展:“朕不會虧待了你。你原本是三品的錦衣衛指揮使,去邊軍再提一級,朕封你做從二品的威武將軍,去了邊軍後,統領邊軍騎兵營。只聽從孟將軍的號令。”
這話細細琢磨,透出了不同尋常的意味。
十萬邊軍,一直由袁家執掌,幾乎快變成了袁家軍。這一回,藉著袁清打了敗仗,慶安帝順利地以孟將軍頂上了邊軍主將一職。
孟將軍離京之前,慶安帝曾召孟將軍進太和殿,君臣說了半日的話。當時,沈祐就在一旁。自然清楚地記得慶安帝給孟將軍的指令,一來嚴練邊軍抵禦韃子,二來,要提拔任用一批年輕武將……
說得直白一點,就是要慢慢降低袁家人在邊軍的影響力。提攜非袁家派系的武將,讓鐵桶一塊的邊軍分化。
慶安帝讓他只聽從孟將軍的號令,就是讓他全力支援孟將軍,將邊軍變成一支只忠心於天子忠心於大齊的軍隊。
沈祐心潮澎湃,拱手應下:“皇上說的,末將都記下了。”
慶安帝眉頭又舒展了一些,聲音也溫和了不少:“你也別太緊張。袁家人對朕一直忠心耿耿,邊軍裡也都是忠心大齊的將士。你去了之後,用心當差便可,有朕給你撐腰,沒人敢給你使絆子。”
“多謝皇上。”沈祐惜字如金,話語簡潔:“末將一定盡心當差。”
……
袁家父子三人進宮,袁大將軍拿了那一封要命的信出來,主動張口請天子認回流落在外的皇子。
他當時就道:“朕只有太子一個兒子,大將軍不必多言了。”
袁大將軍長嘆道:“皇上這般對皇后娘娘對太子,老臣銘感五內。可皇上也得為沈指揮使想一想。幕後之人能將信送進袁家,這京城除了皇宮,還有哪一處不敢送?一旦傳開,沈指揮使何以自處?到時候,皇上也會陷入被動。”
“臣進宮面聖,懇請皇上認回皇子,是為了皇上著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