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整日躺在床榻上,對宮中內外諸事卻瞭然於心。一張口,就說中了袁清袁海最大的心事。
“外祖父執掌邊軍數十年,大舅父又做了十幾年的邊軍主將。袁家為大齊立過的功勞,父皇心裡都記著。”
朱昀慢慢說道:“至於邊軍,父皇定會再擇一個合適的主將。”
朱昀此言一出,袁清袁海心裡俱是一沉。
聽太子的話音,邊軍主將一職怕是不會落在袁家兒郎身上了。
袁海定定心神,低聲道:“殿下,這裡沒有外人,臣有話就直說了。臣的二哥三哥都在邊軍,袁家子侄輩的,在邊軍裡任職的足有二十餘人。論資歷論軍功,臣的二哥足以擔任邊軍主將。當然,朝廷裡猛將如雲,能擔當此重任的,也能挑出人。”
“只不知,皇上心裡屬意的是誰。”
袁清的目光也一同落在太子的臉上。
年輕的太子殿下,終於展露出了儲君風範:“邊關安寧,至關重要。父皇一定會選出最合適的主將。大舅父就不必操心了,岳父也大可放心。”
他首先是大齊儲君,然後才是袁家女婿。他可以為袁清求情脫罪,卻不會為了袁家兵權的延續拂逆慶安帝。
事實上,從帝王角度而言,趁此良機削弱袁家兵權才是正確的決定。
太子的反應出乎意料,袁海啞然無語。
袁清撥出一口氣:“殿下所言甚是。臣深蒙皇恩,既已致仕,就好好榮養。朝廷大事,自有聖心明斷。”
朱昀微微一笑:“大舅父果然心胸豁達。”
袁海不得不張口表態,表示自己一定支援皇上決定。
半個時辰後,袁海袁清一同離宮回了袁府,先去見年邁的袁大將軍。
袁海將今日宮中一行經過告訴袁大將軍,語氣中不免流露出了些許氣悶不快。
袁大將軍眉頭動了一動,看了袁海一眼:“你心裡不滿,是不是覺得皇上過河拆橋忘恩負義?”
書房裡只有父子三人,袁海也沒遮掩的意思,輕哼一聲道:“難道不是嗎?”
“當年他是燕王,非嫡非長,生母早亡,也不是最受寵的皇子。要不是我們袁家鼎力支援,他如何能在皇子中脫穎而出做了儲君,憑什麼順順當當坐上龍椅。現在才一年多,就忘了我們袁家的功勞,想借機削弱袁家兵權。這不是過河拆橋忘恩負義是什麼?”
袁清皺起眉頭,還沒張口,袁大將軍已經冷哼一聲:“你要是這麼想,就說明袁家被削兵權半點都不冤枉!”
“袁家是全力支援燕王登基,難道皇上就沒給袁家豐厚的回報?”
“袁氏一門出了皇后,還有太子妃,太子身上留著袁家的血,將來的太孫也一樣。身為臣子,袁家的尊榮已經到了頂峰。你們還想抓著兵權不放,莫非要做王莽不成!”
袁海面色倏忽一變:“父親!我對皇上一片忠心,絕沒有反心。”
袁清額上也冒了冷汗:“父親言重了。我們袁家上下,都對朝廷忠心耿耿,皇上不會對我們起疑心的。”
袁大將軍沉著臉,冷冷說道:“人心隔著肚皮,我是你們兩人的親爹,都不敢說知道你們心裡在想什麼。皇上雄才大略,心機深沉,對袁家有提防之心才是正理。”
“將心比心想一想,你們和皇上換個位置,你們能做到皇上這樣嗎?”
說著,伸手一指袁清:“你身為主將,接連打敗仗,死傷無數將士百姓。何將軍戰死,太子受傷。皇上沒有治你的罪,讓你以將軍的身份致仕,是不是皇恩浩蕩?”
袁清:“……”
袁大將軍的手指換了個方向,指著袁海的鼻子:“你處處以太子岳父自居,廣交朝臣,暗中慫恿太子去邊關。皇上有沒有生疑心或怪罪你?是不是對你格外寬容?”
袁海:“……”
袁清袁海啞口無言。
袁大將軍重重哼一聲:“皇上對我們袁家已經優榮恩厚之極。你們兩個都老實消停些,別折了袁家的福氣,更別讓宮中皇后娘娘和太子妃娘娘為難。”
袁清袁海被袁大將軍一頓臭罵,灰頭土臉地應了。
……
東宮裡,朱昀也在和袁敏低語。
“……敏兒,岳父的意思我都明白。只是,我也有難處。父皇決定的事,我無法改變。而且,站在東宮立場,我也覺得邊軍需要變一變了。”
朱昀回想起在邊軍的幾個月,長長嘆了口氣:“邊軍重守城,早已失了血性悍勇。若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