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妥。。不妥,如今南下撫亂之兵已有十四五萬之眾,幾乎抽空了北方之兵。當前眼看亂黨不支、漢口戰場上節節敗退,不如趁機多調些兵拱衛京師吧!尤其是吳祿貞,他這山西巡撫還在等兵,未免他會夥同張昭曾一同叛變,還是將他打發遠離京畿之地才是(吳祿貞如今在石家莊),不如就調三萬新軍北上吧?”
海軍大臣載洵顯然嚇破了膽,在一旁提議多調些兵北上拱衛京師!
攝政王載灃是個沒主見的祝,他心裡也不願給袁世凱更大的權力,只是又想調兵北上保護自己,這一會發現大家的視線都落在自己身上,頓時又不知道聽誰的好了,只好將視線落在一旁的肅親王善耆身上,希望他能給自己出個主意!
“依微臣看,幾位王爺說得都有道理!”肅親王善耆慢條斯理地說道,“第一,兵諫部隊只說要立憲,並不是革命黨,眼下情況危急,應該滿足他們的要求,袁世凱當時也提出了這些條件,現在答應他們朝廷不算丟臉;第二,嚴令袁世凱儘快就任欽差大臣並督促大軍拿下漢口,震懾那些再想造反的人;第三,朝廷也要做出點樣子來,表示一下誠意;第四,兵諫的部隊也不是鐵板一塊,要恩威並用,善加分化,切不可火上澆油。至於調兵北上,微臣以為從河南調兵不能低於兩萬,相比較灤州第二十鎮的武力,河南的那些地方編練戰力實在令微臣放心不下!”
“好好好!就按肅親王說的趕緊擬旨!”載灃好容易撈到一根稻草……
聽到灤州兵諫地訊息袁世凱又驚又喜,驚地是這件事大大出乎意料,打亂了他的全盤計劃,北方一向是北洋地地盤,南方再怎麼烽火連天,只要北方不亂,局面就掌握在他的手中,所以兵諫給他造成地吃驚不小。喜的是他正好利用這個意外事變作為武器,壓迫清廷接受他的全部條件。
袁世凱先派人給慶親王奕劻的‘老慶記公司’送去重禮,希望他能幫襯一番,同時又給前線的馮國璋、段祺瑞下了命令,儘快拿下漢口,給王士珍下令,讓他準備抽兵北調,已經打好了不惜武力解決灤州新軍的準備。有鑑於二十鎮當中有很多是段祺瑞的部下,他又下令急調段祺瑞到灤州宣撫,藉以分化;並命令王士珍把第十二協協統周符麟,調到開封府令其監視已經改調山西巡撫的吳祿貞,不叫他與張紹曾合兵一處。
同時良弼、鐵良也給載灃支招,讓他下令嘉獎張紹曾,授以侍郎銜,派為長江宣撫大臣;由徐世昌出面聯絡潘矩楹等人,迫使張紹曾南下就職;又調駐南陽的一協大軍連夜開赴石家莊,由吳祿貞指揮進逼山西清繳亂軍;同時,命吳祿貞親自書信一封,由朝廷轉交灤州“勸導”兵諫的第二十鎮統制官張紹曾,意圖暫時安撫張部,不叫第二十鎮進逼京師。
一時間花招迭出,手段層出不窮,讓人目不暇接湖北方面也收到了灤州兵諫地訊息,眾人極為振奮,革命軍在漢口的抵抗也愈加強烈。
第二天攝政王載灃以宣統皇帝的名義下罪己詔,承認自己“用人無方,施治寡術”,同時頒了四道諭旨:
1、立即實行憲政;
2、迅速制定憲法,由資政院負責起草,“與民更始”
3、革除親貴內閣,宣佈一等局面稍微平定,即以賢能之士組閣,親貴不再擔任國務大臣;
4、大赦國事犯,宣佈戊戌以來因為政治原因而獲罪地關押或在逃人士,一概赦其既往。
除此之外,京師還向河南信陽王士珍、南陽張懷芝處各發了一封措辭嚴厲的調令,命其儘快劃出五到七協大軍北上,其中一協調往石家莊,其餘直接北上拱衛京師!
同時,載灃還命人請來列強駐華公使,尤其是與袁世凱交情甚好的大英帝國駐華公使朱爾典,希望他能夠幫忙前往彰德說服袁世凱內閣總理大臣!
第二百七十九章 密會
似乎是受到了前幾日自那方北上的水汽影響,這兩日鄂北、豫南地區的大雨停了去,彰德府的天氣卻變得陰沉涼爽了起來。
這一日天空略有些陰沉,遠方天際甚至隱隱能夠聽到一兩聲悶雷之聲。
不過這陰沉的天氣卻完全不影響出行,這不彰德府的一條由東向西蜿蜒而行的官道上,在十數匹高頭大馬地護衛下,一輛歐式風格的馬車正在一個年輕洋人的駕駛之下,緩慢的在這官道之上行進著。
看他們的樣子,與其說是趕路,倒不如說是散步更確切一點。
這一日路上倒也經常能夠見到些行人,只是此處雖屬官道,卻非主要幹道。偶爾來往一些商戶、過客見到那十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