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部分(3 / 4)

小說:超陸權強國 作者:一意孤行

已經建立起來,輕工業與重工業的發展比較協調。不同於民間資本踴躍投資的輕工業,透過國家財政的補給跟直接投資,在過去的一年半的時間裡重工業發展速度並不比輕工業差多少,其中尤以鋼鐵工業最為引人注目。漢陽鋼鐵已經成功的取代了日本的八幡制鐵所,成為了亞洲最大的鋼鐵公司。15年全年,總共生產了鋼鐵31萬噸萬噸、鐵97萬噸、煤24萬噸,雖然比起列強諸多沒有可比性。

但算上了已經建設四年的重慶鋼鐵、大冶冶金,建設三年的鄖陽鋼鐵、兩年的鞍鋼、正在建設中的遼寧本溪鋼鐵廠也已建成投產,雖然規模、產量遠不如漢冶萍,但是這些鋼鐵廠的存在,確實極大的改變了中國的重工業面貌,到16年中中國僅在鋼鐵產量上第一次超越了日本,當然,這一準確資料目前尚被封鎖中,列位機密保管。

也正是這些鋼鐵工廠出產的優質鐵軌保證了幾條鐵路交通幹線的施工。

隴海鐵路、粵漢鐵路、蘭新鐵路已經進行了全面的建設,作為優先建設的鐵路,兩京鐵路(西安至北京)已經建成並通車,這些鐵路的建設為中國鋼鐵廠提供了廣闊的市場,鐵路建設中所需鐵軌、鐵路器材中的多數都依靠中國鋼鐵廠提供。也正是靠著這樣有步驟、有計劃的工業建設與佈局,中國的輕重工業才能取得如此成就。

紡織業應該是唯一能夠與鋼鐵業發展想提媲美的行業了。有別於國家扶持的鋼鐵業的發展,紡織業除了幾家國營大廠外,基本上都是由市場主導藉助著歐戰的影響自由發展起來的。1914年初,中國總共才有棉紡織廠39家,紗錠117。28萬枚,其中日商加英商共有30。5萬枚。全國的布機9971臺,日英兩國商人便佔去了5700多臺。而到了1916年五月工業部聯合商務部進行最後一次統計的時候,中國總共擁有了172家紡織工廠,6。58萬臺織布機,和485。7萬枚紗錠,僱工175。4萬人,粗棉紡織能力已經超越日本一倍,成為了亞洲僅次於印度的第二紡織業大國。以戰時每件紗可盈利54。7華元為比照,在過去的一年半中,僅依靠棉紡織業便為中國賺取了1。72億華元的戰爭紅利。

第六百一十二章 一年(二)

第一個三年計劃是1912年時李漢親自制定的工業發展計劃,在當時儘管他統治下的勢力獲得了德奧兩國以及美國資本的支援,但是所面臨的外部環境相當惡劣。

因此當時的第一個三年工業計劃的外部環境可以說是十分不好,未免擔心建設週期過長,最終導致自己的勢力還沒成氣候就給人消滅了去。李漢在當時總結跟借鑑了許多歷史上蘇聯時期跟共和國時期的工業計劃規劃經驗,由他控制的政府出面利用外國貸款投資建設一批能夠迅速增強他的實力的軍事重工。

而為了快速完成這個三年工業計劃,他的政府也為之承擔了慘重的負擔。工程時間的縮短導致質量問題頻繁爆發且不提,不少的專案重複建設造成的資金浪費也是一筆不小的數字,為了儘快的完成其中如重慶鋼鐵等重型工業,在本國技術工人不足的情況下,他也不得不高薪從歐洲聘請了大量的洋人技術工大量填充麾下重型工業。這就導致在他之前的三年工業計劃中,大量的洋人技工成為了工廠的主要工人。而一旦他們罷工或者被自己的國家徵召回國,李漢麾下至少有五成的重工業將因為大量技術工人的缺失而陷入減產或停產中。

不過唯一值得慶幸的是,早早考慮到這種情況的李漢,儘管在他規劃中的重工在過去三年間從歐洲高薪聘請了高達四萬多名洋人技工,然而這些以鐵道跟鋼鐵冶煉業為主的洋人技工主要來自比利時跟盧森堡兩國,其中尤以盧森堡為主。盧森堡是歐洲傳統的鋼鐵冶煉大國,這個人口只有勉強四十萬人的歐洲小國,整個國家卻有六萬多人直接從事與鋼鐵冶煉業有關的工作。在德國吞併了盧森堡之後,為了抵。制德國人的統治,流亡瑞典的盧森堡大公暗中策動盧森堡鋼鐵工人大罷工,幾乎在德國剛佔領盧森堡的一週內便破壞了整個國家八成以上的重工業。

結果盧森堡人的頑強惹怒了德國,同時也重創了本國的經濟。憤怒的德皇本想處死大量的盧森堡人,但是在李漢的請求下,為了將中國拉入同盟國的陣營中,德國同意了中國駐德公使前往盧森堡以中國、政府名義先後一年間聘請了四批接近兩萬盧森堡工人前往遠東務工。沒辦法,他們的國家都被德國人佔領了。盧森堡的經濟也陷入了崩潰中,而歐洲又處於大戰中,都一年還沒終止。就算是有人想逃往美國都沒錢買船票,最終反而便宜了中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