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在從中亞發起對俄軍的強攻,逼迫俄軍主力往中亞迎戰,然後中國這邊中路跟東路軍得以從容的消滅俄國人在遠東的影響力。
然而受限於協約國的壓力,加上中亞地區覬覦的目光太多。中國最終放棄了將中亞列為中俄交戰主戰場的預案,改為在外蒙古跟西伯利亞地區同俄軍實現戰略決戰。三十四師跟四十二師在這種情況下在新疆休整了多日,直到最近日本出兵南洋,吸引了協約國大量的注意力後,中國這邊才新近做出的安排,三十四師跟四十二師同時出兵。
為了掩護四十二師的行動,陸軍部做了很多掩護,四十二師最近比較辛苦,往巴爾喀什轉了一圈,才轉為北上,目標看上去直指科布多,實際上四十二師抵達阿爾泰地區後,就改由等待那裡的一支後備軍打上了四十二師的旗號繼續向科布多跟烏里雅蘇臺地區進軍。實際上四十二師的真身卻轉向了西北方向,直接邁出國門沿著鄂畢河向俄國西伯利亞地區殺去,他們的任務只有一個,拿下比斯克徹底斷掉俄軍的補給點。
俄國遠東遠征軍共在下烏金斯克跟比斯克建立了兩個補給點,都是遠離中國國境線千里之外。下烏金斯克被拿下之後,儘管俄國人加強了對比斯克地區的守備,但是因為中國東路國防軍的主力現在正跟俄國交戰於塔拉茲至卡拉幹達數千裡的漫長戰線上,因此俄國人並未在比斯克留下多少守備力量。一旦中國拿下這座補給點,就如同關上了閘門一樣,不但斷了遠東遠征軍的補給,也斷了近十五萬俄軍逃往西伯利亞的後路。
李漢對張孝淮十分看重,不僅是因為他士官三傑的身份,主要還是因為即將建立的阿爾泰軍區的重要性。在他的規劃中,未來外蒙古的科布多一部、整個阿爾泰地區、唐努烏梁海都將劃入阿爾泰軍區中。這個地方不但礦產豐富,而且出則可攻俄國的西伯利亞腹地,中國如果能控制住阿爾泰地區,未來五十年內面對蘇聯將處於有利地位。
蔣方震攤開地圖看了一會,“按照預期來看,最遲應該是明後天抵達比斯克。根據前線發回來的情報,他們可能已經被俄國人發現,目前雙方已經持續交火兩次,給逃走了一些俄國偵察兵,相信俄國應該已經加強比斯克地區的警戒了。不過比斯克地區,俄國人只有不足三千守備力量,四十二師攜帶不少中型火炮,要拿下比斯克只是時間問題。我看,最多四五天就能收到前線的好訊息!”
“四五天太遲了,中路軍已經轉入戰略反攻,比斯克的大門必須關上。你們總參往他們那邊轉一封加急電報,告訴張孝淮,讓他三天內必須拿下比斯克,然後至少堅守半個月!”
“這對韻農來說難度可不小,我這就去安排電報通知他那裡吧!”
民國五年9月24日,素有中樞政府官方報紙之稱的《中國之聲》報紙上刊登了一篇夾雜有大量照片參照的新聞。這一條驚人的訊息像驚雷在空中炸響,隨著來往中國大江南北的電報電碼,隆隆地覆蓋了古老的中國大地,全世界也感受到它的震顫。這一聲驚雷,劃破了中國上空如今密佈的陰霾,把一絲希望之光灑向這片古老的土地上。
“……民國五年9月22日,我國防軍伊上軍偵察兵鎖定俄國哥薩克騎兵師位置。主力於西伯利亞冰天雪地中設伏痛擊俄國哥薩克騎兵師一部,雙方惡戰逾三小時,俄軍在我英勇的國防軍官兵以及炮兵的炮擊下,已潰不成軍,潰敗之俄軍四散逃亡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亞。我蒙古軍區伊上軍官兵已完成戰略迂迴,配合蒙古軍區其餘各部主力,逐漸實現對俄國入侵我**隊之圍堵。是役,在我英雄各部官兵的努力下,共殲敵俄軍哥薩克騎兵主力逾八千人,俘敵近四千。此役之後,俄國遠東再無哥薩克騎兵之身影,我應用之國防軍已掃平一切阻力,將於近日三路合擊強攻俄國遠東軍。歡呼吧!同胞們!讓我們在這久違的勝利之中,盡情地歡呼吧!同胞們!現在這只是開始!我國防軍前線之將領驕傲向筆者保證,最多半月之後,必叫俄國後悔挑釁我國之舉動。”
在李漢的安排下,西安收到前線捷報的第一時間,政府咽喉報紙《中國之聲》便騰出了整整一個版面,用於詳細介紹前線勝利之情況。為了這一場提攜國民士氣的大宣傳,他連夜吩咐前線將隨軍記者拍攝的戰場照片傳回,並安排了一場對指揮官吳佩孚、騎兵師師長孫廣臣的簡單採訪跟數張國防軍荷槍實彈押解俄國戰俘的照片。
當這份報道出現在《中國之聲》上不久後,迅速傳遍整個中國。前線國防軍大捷,瞬間興國上下關注著這場戰爭的國人們。一掃壓抑了數十年地沉悶,人人欣喜若狂。舉國上下也躍入一片歡呼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