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的,到時候可得多關照關照小的。”
這句話正好搔到李公公的癢處,頓時眉開眼笑:“你這廝說這些做什麼,咱們千歲可是個念舊之人。你我什麼都不要想,用心做事就是了。”
“啊,對了,李公公,今日凌晨,禮部的大人們就進城通報,現在都快到午時了,怎麼還不見六部官員和勳貴們過來拜見?”那太監突然有些擔心起來:“李公公,我的左眼皮跳得厲害,會不會有什麼不對?”
“啪”李公公一巴掌拍道那個太監的腦袋上,罵道:“你嘮叨個甚,說些晦氣的話做什麼,呸!”
“是是是,李公公,小人亂說話。”那太監急忙輕輕地給了自己一耳光。
李公公又道:“你沒讀過書,不知道朝廷的禮儀,這也不怪你。今日咱家就給你說說這新君登基的事兒吧,首先,百官要先集議,寫一份公啟勸進,然後再過來接王爺進城。同時,勳貴、百官又要備齊儀仗在城門口迎接,這才符合制度。想當年,嘉靖爺進京的時候,不也折騰了一氣。楊廷和與他為走那道門進城,還爭執了半天。”
見那太監一臉茫然的樣子,李公公也懶得再說下去。嘉靖年的就時迄今已經七八十年了,這個粗鄙不文的奴婢自然是不知道的。
不過,這二人的對話還是驚動了屋中的潞王,一個溫和的聲音傳來:“李永生。”
“奴婢在。”李公公瞪了那太監一眼,一路小跑著進了潞王的房間。
房間的窗戶都開著,還點了燈,照得通明。
卻見一個身著紅色官蟒袍的白胖中年人正坐在書桌前悠悠地端著茶杯品茗,正是潞王朱常淓。桌上鋪上三尺生宣,上面墨汁淋漓。
在房間的一角甲著一口已經脫漆的古琴,顯得古色斑斕。一口青銅博山爐中有青煙氤氳而起,中人慾醉,正是渤泥國進貢的上好沉香。
李永生眼尖,就看到那是一副還沒寫完的《心經》。
潞王乃是書畫大家,又極擅音律,這副未完成的書法作品自然寫得極好,看起來力道千鈞,每一字都黑油油地亮著,看得讓人精神一振。
可惜,寫到後來卻好象有些散了,沒有開始那種力度。
“奴婢等方才說話大聲了,驚動了王爺您的雅興,恕罪,恕罪。”李永生只看了一眼,就將目光收了回來,低下頭。
“李永生……”
“奴婢在。”
可等了半天,潞王卻再沒有吭聲。
“王爺。”李永生大著膽子抬起頭,朝潞王看去,卻是大吃一驚。
卻見,王爺面容上,往日那從容瀟灑的神情再看不到了,剩下的卻是滿面的急噪。再看他的眼睛紅得佈滿了血死,人中處也生了兩顆燎泡。
潞王將手中的杯子放在桌上,搓著手,用急噪的語氣問道:“現在都什麼時候,百官怎麼還不來?”
李永生:“王爺,已經午時了。”
“啊,已經晌午了,還沒人過來。”潞王聲色大變,猛地站起來,一把抓住李永生的胳膊:“你這奴婢,你說說,會不會又有什麼變數?”
即便隔著衣裳,李永生依舊能夠感覺到潞王的手又冰又涼。
850。第850章 怎麼掉頭了(求月票)
潞王為人深刻,平日裡有刻意在外人面前做出一副溫良君子的模樣。
加上他能詩能畫,更是接近於傳統中國文人心目中有為之君的想象。這也是他之所以被東林官員選為皇位繼承人的緣故。
潞王也知道自己的優勢何在,這一路上來,待人接物更是小心謹慎,贏得前來迎接的禮部官員和地方官紳的一片讚譽。
可作為他的貼身內侍,沒有人比李永生更清楚,其實,潞王內心中還是非常緊張的,生怕在這一場皇位之爭中落了下風。
如今,人已經到了南京,眼見著那頂皇冠觸手可及,王爺的內心卻越發忐忑不安。昨夜說是讀書寫字,其實根本就是失眠。
李永生安慰潞王:“千歲休要擔心,朝廷自有制度,沒那麼快的,估計午後百官就會過來拜見王爺的。”
“可是……可是孤還是……要不,咱們乾脆直接進城吧!”潞王咬起牙關。
“不可,千歲不可啊!”李公公驚得冷汗都滲出來了,跪在地上苦勸:“若王爺你未經過百官的迎接自己進城,要以什麼名目?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已不合禮儀。叫城中官民看到了,不但是一場笑話,反徒生枝節。”
竟他這一提醒,潞王這才冷靜下來,虛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