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新符文器具研發專案。
按說有了中央的支援,戴教授本該春風得意一帆風順,可事實上戴教授卻是心急如焚焦躁難安。
因為在籌備階段過後幾個月時間裡,研究小組始終沒有令人滿意的新進展,雖說做出了符文刀、符文劍等新式武器,但本質上還是新瓶裝老酒,而戴教授與軍方合作的新式符文槍械研發專案也因各種問題不得不暫時擱淺。
畢竟以前在符號學專業搞學術研究是用不著做實驗的,戴教授第一次在國家高層的關注下做實驗性研究,卻一再碰壁,難免會沉不住氣。
說完符文小組面臨的困境,楊小千問道:“你突然問起這事,是不是‘天環’這個名字讓你聯想到圓了?”
“對。”于謙點頭,“環也是圓形,這個名字的來源可能與圓有關,應該不是巧合,我覺得譚棕口中的‘天環部族’,很可能就是一個掌握了符文技術的強大部族。我記得之前你說過,在我那個世界裡不太可能會有人能在百餘年時間裡發掘全新的知識體系並研究出符文技術,所以你猜想很有可能符文技術的真正來源地不是二號地球,而是空間裂縫另一頭的世界。”
“在那個世界,有一個以符文科技為基礎的文明,用幾千上萬年的時間研究符文。而後,有人帶著符文技術透過魔潮開啟的空間裂縫來到二號地球,就像譚棕來到這裡一樣。”
“有沒有可能,這個傳說中的天環部族,就是你猜想的那個符文文明發源地呢?或者也有可能是傳承者?”
楊小千眯成縫的雙眼微微睜開,訝異地看向于謙。
以往在兩人之中,承擔分析情報及其他腦力相關工作的都是楊小千,最初楊小千還要構思措辭,儘量簡化語句,才能讓于謙聽懂自己所說的內容,可隨著于謙虛心接受這個世界教給他的新知識後,于謙的理解能力和思維水平直線上升,到現在已能獨立思考,並轉換角色分析情報了,而且還做得不差。
儘管這不是于謙第一次表現出聰明的一面,但楊小千仍然感到訝異,還有一丁點兒不習慣。
“嗯,有這個可能。”楊小千微微點頭。
“那麼,我有三個問題。”于謙瞥了楊小千一眼,目光中透著些許狡黠,讓楊小千更加感到不適應,“你應該答不出來。”
“你說。”
于謙閉上雙眼,應該是在整理思路,隨後猛然睜開眼,飛快說道:“第一個問題,從萬曆年間出現活屍危機到魔潮出現,中間間隔近兩百年,假設符文文明中有某一個或者某一些人透過魔潮降臨時產生的空間裂縫來到二號地球,他們怎麼會專門研究出使用喪屍和變異體腦核的符文手環?”
“整整兩百年的時間!有誰會儲存沒有任何作用的腦核?更何況以那個年代的認知水平,他們焚燒喪屍後如果發現腦核,只會把那當成不祥之物吧?或許一些變態獵奇的傢伙會把腦核做成飾品,可是有誰會刻意去大量收集腦核?”
“如果沒有大量腦核,那麼穿越到二號地球的異界來客,又為什麼會做出使用腦核提供能源的符文手環?就算是某個個體發現殘存的腦核後突發奇想,做出以腦核為能源供應裝置的符文手環,可沒有穩定的腦核供應,符文手環這種東西不太可能在通訊落後、各地割據、四處戰亂的世界裡穩定傳承下去,不是麼?”
“第二個問題,根據你的猜想,符文文明是在之後的兩百年間加速發展,研究出了無需能源裝置也能產生作用的新型符文技術,但譚棕明顯來自於一個愚昧落後的原始部落,即便如此他也能擁有一個加速銀環,這完全說不通吧?”
“第三個問題,譚棕的世界圍繞著一顆恆星運轉,恰好又有一顆衛星,從他的描述來看正是我們所知道的太陽和月亮,再加上譚棕來到這個世界以後適應環境的過程極短,我們基本可以認定他來自另一個地球了吧?我就按你的編號方式,根據發現時間把它編號為四號地球,那麼,四號地球是不是要經歷幾千上萬年才能發展出成熟的符文技術體系?他們哪裡來的時間?是這個地球沒有參加測試不用答題,還是他們運氣極佳,始終沒有碰到過難題?”
楊小千心中的不適感更加濃重,看向于謙的眼神也更加詫異,他認真思考了幾分鐘,最後無奈搖頭。
“嗯,你說對了,這三個問題,我一個都答不出來。”
第四百零九章 放眼全球
于謙的三個問題成功地難倒了楊小千,可他心中沒有升起絲毫開心愉悅的情緒,擺在眼前的問題實在太多,而己方掌握的資訊卻少之又少,偏偏這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