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千就定下一條規矩:想問問題,可以,但必須付出代價。
第一次實行這條規定是在災難爆發初期,弩隊成員問他為什麼不能換槍,而那個提問的人付出了一頓晚飯作為代價。
此後這條規定逐漸在遠救會流傳開來,已是一個人盡皆知的潛規則。
“不必。在我允許的情況下,你可以多問問題。”楊小千揮了揮手,示意小周離開,“周天明,你以後要學會站在我的角度思考問題,明白?”
小周聽出這句話的含義後,愣了好一會兒才激動地回應道:“明白!謝謝會長!”
看著激動到微微戰慄的小周走出門,楊小千微微點頭,小週年紀不大,還有很大的潛力和發展空間,而且以十幾歲的年紀能成為智囊團的核心,必定有不俗的人格魅力。這樣一個有能力、善變通、有原則有底線的人,是楊小千目前最合適的接班人。(未完待續。。)
第二百三十二章 來了,他們來了(上)
在江心島民眾哀唿一片的反對聲中,遠救會一反常態實行高壓政策,全力實行移民計劃。
新遠江方面的反對聲音絲毫不弱,原本就已處於人口飽和狀態的內城無法容納上萬名外來客,更別提這些人不僅會搶奪他們的住所,還會爭搶有限的工作和資源,全方位擠壓他們原本就已十分狹隘的生存空間。
因此,新遠江民眾大多對此事持反對態度,甚至仇視那些江心島遷來的居民。但沒有人能反對劉司令與楊會長的決策。密集的居民區被疏散,重新安排住處,城牆內側施工隊日夜不休,建起一棟棟簡陋的集裝箱房屋。
與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