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大舉施工,只能偷偷摸摸進行修建,要建這樣一座地道,至少要兩三個月時間。
深吸了一口氣,楊小千問劉遠舟:“你三個月之前就開始計劃這件事了?”
第二百零五章 收網(上)
從地道的規模來看,劉遠舟應該早在幾個月前就開始著手準備,而考慮到在國貿一戰後他才確定叛徒的身份和能力,他應該是在三個月以前開始著手準備此事。
多一個人知道,計劃就多一分失敗的危險,所以劉遠舟連楊小千都沒有告知,從齊烈和齊心吾的表情看得出來,他們事先同樣不知情,齊烈應該只是接到劉遠舟的命令才留在新遠江。
劉遠舟做出這樣的選擇,楊小千可以理解,可想明白之後,楊小千又不能不以另一種角度去揣測劉遠舟的心思。
江海潮是個王八蛋,這是大家公認的事實。
劉遠舟應該取而代之,這是大家迫切的希望。
可無論江海潮如何挑釁排擠,劉遠舟始終都默默站在他身後為他處理一切他力不能及的事務,為他分擔壓力,似乎從不曾有過踹開江海潮獨攬大權的想法。明明以他的能力可以輕易把江海潮玩弄於鼓掌之間,可劉遠舟就像一位忠於先皇的老臣,對趙江指任的繼任者江海潮自始至終沒有半點反意。
當然會有人為劉遠舟抱不平,甚至有人說他孬種,缺乏氣魄。但不可否認,劉遠舟之所以能同時取得所有人的信任,成為連結遠江各方勢力的樞紐,就是因為他的“忠心耿耿”。這樣一位忠貞義士,當然會在眾人心中成為值得託付的信友。
包括楊小千在內,各個勢力的首腦或多或少受此因素影響,對劉遠舟抱有好感,願意信賴他。可到現在楊小千卻發現原來劉遠舟早在三個月前就已做好用江海潮做餌,釣出楊越臣和林萬羽的準備,那麼劉遠舟的為人就有必要重新進行定位了。
楊小千心想,或許,劉遠舟一直沒有動江海潮,只是因為他把江海潮當做一個利用工具,否則以江海潮的智商水平,怎麼可能與現今的劉遠舟抗衡?也許劉遠舟留著他,就是為了賣一個破綻,一個楊越臣可以看見的破綻。
如果劉遠舟使用手段將江海潮踢下高位取而代之,他在其他人心裡就不會有如今的聲望和口碑,在楊越臣和林萬羽眼中也不再有任何破綻,屆時楊越臣和林萬羽只會隱忍蟄伏,絕不會再出現,想找到他們難如大海撈針。萬一等到穹頂揭開後讓他們跑出了遠江,後患無窮。
而把江海潮留下後,顯現出一副弱勢的姿態,不僅能博取其他勢力的信任與好感,還能讓楊越臣誤以為自己尚有勝機,把他和林萬羽從暗處引出來一網打盡以絕後患。而下令炮轟覺醒者的江海潮必然站到所有覺醒者的對立面,包括258師的覺醒者在內,所有覺醒者都會仇恨江海潮,不論他是否自願主動下達炮擊命令。
接著劉遠舟便可以名正言順地把江海潮掃進垃圾堆,以他的手段要消化掉江海潮手下的部隊,小菜一碟。到那時,手掌兵權又與各個獨立聚居地關係良好的劉遠舟便是名副其實的遠江第一人,只需振臂一呼,便是八方響應,一統遠江不在話下。
若預想的這幅情景果真實現,未嘗不是一件好事。以劉遠舟的大智慧,就算他在統一遠江後搞獨裁,只要不違反不觸犯遠救會的利益,楊小千都會舉雙手支援。因為楊小千知道,劉遠舟是一個為人有原則,心中有民眾的領導者,更何況他的能力賦予了他世界上任何人都不可能具備的管理指揮能力。
想通一切後,楊小千抿著嘴唇問劉遠舟:“你三個月之前就開始計劃這件事了?”
劉遠舟面無表情地點頭:“是的,機會只有一次,我要確保成功,所以沒有對任何人透露,希望你不要介意。”
一個人居然可以純粹憑著計算能力,一定程度上預知到三個月後的事情,這實在是難以想象。
可轉念一想,這其實並不是預知未來,劉遠舟只是算到了楊越臣、江海潮等人的心理,並圍繞著他們的盲點和弱點,以三個月的時間緩緩準備徐徐圖之,在看不見的地方悄然將他們引到既定的地點,完成自己的佈局。
就像是創作者寫劇本,定好了人物設定和結局,隨後對局勢的自然發展進行推演,並進行微妙細小的干涉,在錯綜複雜的人物關係中排除變數因素,使劇本里的人物在意外與必然中自然而然地走向既定的結局。這不是預知未來,這是在創造未來!
楊小千吸了口氣,壓住心底的震撼,點頭回應:“嗯,我不介意,但有兩點,第一,這次議會絕不能就此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