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但當能有機會改變的時候,她自然也很是欣喜,要不是她在現代學的是文科,肯定早在兆佳氏府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弄這些了,雖說她在中學的時候也學過物理化學之類的,但等考試過後沒多久,基本上就都還給老師了,故此對那些生活中的便利設施她只知道用,卻並不知道原理為何。
想到了這些,蘭靜突然又想到自己之前一直懷疑十三阿哥身邊還有一個穿越者,就是那個做出了所謂“瑞光鏡”,其實就是“探照燈”的黃履莊。先開始有所懷疑的時候,蘭靜還很是謹慎也很是小心,更加很是提防的,可是隨著時日一久,十三阿哥再沒拿出什麼仿現代的東西來,而且更重要的是,在沙盤一事上,十三阿哥也沒有表示出什麼異常,從而讓蘭靜對這個人的疑心也降低了許多。
現在透過十三阿哥要引用這個流水技術到自己莊子裡的事兒來看,蘭靜對這個黃履莊可能是穿越者的懷疑也更加的淡了,如果他就是前些日子十三阿哥所說的“奇思yin巧”生意的研製者,那麼他就必然是學理的,而有了他這樣一個人在,想必十三阿哥的府裡早就應該有抽水馬桶這樣物事了。
“老十三家的,你又想什麼呢?”康熙很是無奈的語氣打斷了蘭靜越跑越歪,越跑越遠的思緒。
“回皇阿瑪的話,”蘭靜回過神來,忙對康熙說道,“兒媳只是在想,這裡水的景緻既然如此之多,想必那賞雨之處,應該也很是不凡了。”
確實是不凡,很不凡,太不凡了,這是當蘭靜走進那間雨落閣之後,浮上心頭的第一個反應。首先這裡的植物花類眾多,俱都是沾雨之後,別有一番情境的,除此之外,還有一窪碧池,裡面有浮萍也有荷葉,另外分佈在其間的山石、小徑,也都是沾過水之後,顏色格外清亮的,但這些都不算什麼,最最招人眼的,是鑲嵌在各種坐位旁的一塊塊玻璃。
坐在其中的一間雅坐裡,看著濛濛細雨輕輕的飄到玻璃上,再慢慢的凝成水珠,然後再緩緩的流下,確實是別有一番意境,讓蘭靜都不得不心下歎服了,想她在現代的時候,就很喜歡雨水在窗上綿延流下的感覺,只可惜現在玻璃還是一個奢侈品,就連宮中也還沒有用它來做窗子的。
“這種賞雨的法子,”康熙盯著玻璃看了一會兒之後也予以了肯定,“倒確實是有幾分巧思的。”
“皇上若覺得好,”宜妃娘娘笑著說道,“就在宮中設個玻璃做的亭子好了,這樣太后在下雨的時候,也有個景兒可以看了。”
“其實不只是下雨,”蘭靜笑著提醒道,“下雪的時候也是一樣。”
“是啊,”宜妃娘娘點頭說道,“在這玻璃屋裡面,風吹不著,雨淋不著,雪打不到的,外面的景色卻是能看個十足,哎呀,臣妾真是越想越覺得好,想來太后看到這樣的屋子也一定會很高興的。”
“確實是個好主意,今年皇額孃的聖壽之禮,朕就送這個了,”康熙笑著點了點頭,又囑咐宜妃娘娘和十三阿哥等人,“你們可不許說出去。”
“到底是皇上的心思轉的快,”宜妃娘娘有些懊惱的說道,“這份壽禮,太后必定是喜歡之極的,臣妾剛才怎麼就沒想到這上面去呢?”
康熙笑著搖了搖頭,正要再對宜妃娘娘說什麼,就見本來在遠處侍候的太監正快步走過來,於是停下了話頭問道,“什麼事兒?”
“回皇上的話,”那個太監恭敬的稟報著,“太子來了。”
“叫他過來吧。”康熙點了點頭。
“給皇阿瑪請安,給宜母妃請安。”過不多時,太子快步走了過來,身上被雨浸的微微有些溼潤。
“坐吧。”康熙一指十三阿哥讓出來的坐位。
“兒臣聽說皇阿瑪傳了戲,”太子並沒有應聲坐下,在受完了十三阿哥和蘭靜的禮之後,對康熙行了一禮“這才接受了浙江巡撫的邀約,出去看看本地風俗的,卻不想皇阿瑪又有了出門賞雨的興致,沒能陪同過來,實是兒子的過錯,還請皇阿瑪處罰。”
“罰什麼?”康熙笑了笑,擺了擺手,再次示意太子坐下,“朕本來也沒說你們不許出來,你能想到了解當地的風俗,也是一樁好事。”
“雖然是如此,”太子這回領命坐下了,卻還在對康熙認著錯,“到底也是兒臣出去前沒有先跟您請示。”
“行了,”康熙打斷了太子的話,“我說了,這事兒沒什麼可罰的,你既趕過來了,就一同賞雨吧。”
“是。”太子這才收了聲,開始觀看起周邊的景緻來了。
“你覺得如何?”看到太子也盯著那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