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他。”
“太好了,謝謝您!”安娜斯塔西婭推門而出,又忽然想起來,行了個禮後才離開。
她當然能做到。
從前每週的週一一上午,修女會帶著她去教養所看望索尼婭。
在教養所裡,她也是被這樣告知的:她能和索尼婭坐在一張椅子上,但必須分隔開,她坐在這一頭,索尼婭坐另一頭。
一旦兩人觸碰彼此,身旁的人就會立刻採取行動。
只有一種情況下,安娜斯塔西婭能將索尼婭觸碰,可一旦它發生,對她來說是幸福的,對索尼婭而言,則是全然的痛苦。
“索尼婭有一雙很巧很巧的手,能把樹枝編成神的冠冕,綴滿花朵的葉片,萬物在她的手裡,都和活了一樣!”
花環不允許被帶離教養所,不僅是花環,安娜斯塔西婭無法從教養所裡拿走任何一樣東西。
三歲的她對此多有不滿,幾次想要打破它,都沒能成功。
人們當她是孩子聽不懂話,但過了兩週,才允許她再次踏入教養所。
那日,安娜斯塔西婭才理解為什麼教養所有這樣的規矩。
久違的見面,索尼婭似乎要忘記她,但過了一會兒又認出了她,隨即在花叢與綠地中拾撿,在針葉樹的枝條上,用藤曼編織上幾色鬱金香的花瓣。
做好後,她要將這冠冕給安娜斯塔西婭戴上。
見到索尼婭的異動,看管教養所的人立刻做出反應。
看守所的女性們被稱作“教師”,她們身著白衣,先是用輕柔的語氣對索尼婭說話,讓她先把花環放在椅子上。
“直接遞送給安娜對你的健康不好。”教師說。
索尼婭的神情帶上了祈求。
在索尼婭的情況下,和他人同時握住一件東西,是違反規定的,若當時在場的是芭拉修道長或埃爾修女,這件事就不會發生了。
然而郝思嘉修女是第二次陪安娜斯塔西婭來教養所,在女孩依戀母親的目光中,年輕的教師也生出了一絲惻隱之心。
“好吧,索尼婭,”教師說,“把花環遞給你的女兒。不要碰到她,絕對。”
就像是交接一份寶物,安娜斯塔西婭從索尼婭的手中拿過了花環,索尼婭拉著那一邊,她拉著這一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