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對劉、張的處理意見,無一人不主張槍斃的。楊柳青鎮的農民說:劉青山、張子善的罪行,真比反革命分子還大,應該把他們弄回來公審槍決。
黨中央和毛澤東作出執行死刑的決定,是慎重和*的。下這樣的決心不容易,而一旦下定決心,則一切不可動搖。
當劉青山、張子善將被處決的訊息在內部傳開之後,在河北省各級幹部中引起極大的震動。一些幹部特別是當年曾和劉青山、張子善一起出生入死鬧革命的幹部,感到惋惜,有不少的議論。有的說:“他們是有功之臣,不能殺呀!”有的認為:“可以判個重刑,讓他們勞動改造,重新做人。”有的呼籲:“希望中央能刀下留情!”有的感嘆:“三十多歲正是好年華,說殺就殺了,實在可惜,應該給他們一個立功贖罪的機會。”……
這些意見和呼聲,集中地反映到了當時擔任天津市委書記那裡。他覺得有必要向毛澤東和黨中央反映一下,於是他找到了華北局第一書記薄一波。他對薄一波說:劉青山、張子善錯誤嚴重,罪有應得,當判重刑。但考慮到他們在戰爭年代出生入死,有過功勞,在幹部中影響較大,是否可以向毛主席說說,不要槍斃了,給他們一個改過的機會。
在這種情況下,薄一波如實地向毛澤東轉達了“槍下留人”的意見。
毛澤東在聽了薄一波轉述的意見後,抽著煙,沉思了一會兒,對薄一波說了幾句話:“正因為他們兩人的地位高,功勞大,影響大,所以才要下決心處決他們。只有處決他們,才可能挽救二十個,兩百個,兩千個,兩萬個犯有各種不同程度錯誤的幹部。”
對此,薄一波在《若干重大決策與事件的回顧》一書中寫道:“由此可見毛澤東在處理這個問題時所下的決心和所做的深思熟慮,他當時的心思完全傾注在如何維護黨的事業上面,如何更好地挽救犯錯誤幹部的多數上面,如何更有效地防止幹部隊伍的腐化上面。嚴懲劉青山、張子善的決定的果斷作出,實際上是再一次用行動向全社會表明,我們黨決不會做李自成!決不會放任*現象滋長下去!決不會讓千千萬萬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江山改變顏色!”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拿我作個典型吧”(3)
當時,還有一些人找毛澤東,替劉青山、張子善“說情”。毛澤東對工作人員下了命令:“凡是為劉青山、張子善講情的人,一律不見!”以後,他還在別的場合講過“非殺不可”的道理:我們殺了幾個有功之臣,也是萬般無奈。我建議重讀一下《資治通鑑》。治國就是治吏!“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之不國。”如果臣下一個個都寡廉鮮恥,貪汙無度,胡作非為,而我們國家還沒有辦法治理他們,那麼天下一定大亂,老百姓一定要當李自成!國民黨是這樣,共產黨也是這樣。殺張子善、劉青山時我講過,殺他們兩個,就是救了兩百個、兩千個、兩萬個啊!我說過的,殺人不是割韭菜,要慎之又慎。但是事出無奈,不得已啊!問題若是成了堆,就要積重難返了啊!崇禎皇帝是個好皇帝,可他面對那樣一個爛攤子,只好哭天抹淚地去了喲。我們共產黨不是明朝的崇禎,我們絕不會*到那種程度。
1952年2月3日,*中央華北局召開常委會,專題研究河北省的“三反”工作。會議根據黨中央和毛澤東的批示,佈置了有關公審劉、張大會的事宜,決定在河北省會保定對劉、張執行槍決,並要求組織好公審大會。
2月8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召開擴大政務會議,傳達了*中央對劉青山、張子善“判處死刑,立即執行,並沒收其全部財產”的批示。會議根據華北局的指示要求,決定由河北省人民法院組成臨時法庭,公開審判劉、張案件。
當時,周恩來總理還以中央名義給河北省委發來一份電報,要求從人道主義出發,妥善安排好二犯的後事。河北省委、省政府根據中央和華北局的有關指示,詳細研究了處決劉青山、張子善的具體事宜,定出了四項具體措施,讓行刑人員和善後單位執行。這四項措施是:
(一)子彈不打腦袋,打後心;
(二)斂屍安葬,棺木由公費購置;
(三)二犯親屬不按反革命家屬對待;
(四)二犯之子女由國家撫養成人。
判決之前,2月9日,河北省人民檢察署檢察長孫光瑞和河北省委秘書長李子光來到看守所,與劉青山、張子善做了最後一次談話,向他們傳達了“判處死刑,立即執行”的決定,詢問他們還有什麼話講,還有什麼要求。
張子善本來就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