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宗看向堂前,登時眼淚滾滾,隨即說道:“朕還想著大展宏圖,依靠趙大人和李大人二位元老呢,他們二人怎麼就這樣離朕而去了?朕只是罷免了趙大人的丞相位置,並未說要懲罰他,更未說什麼要貶斥他,他怎麼就這麼看不開?”
趙母心裡想道:“我們倒是想說老爺是因為與蔡大人的恩怨才致過世的。可是蔡大人如今正是皇上身邊的重臣,我們又哪敢得罪他?”
宋徽宗擺手道:“一位好官,怎麼就此過世了?”
李清照突然睜大眼睛,盯著皇上看,又覺自己無禮,忙將頭低了下來,吐了吐氣,便說道:“皇上真的以為公公是好官嗎?”
眾人聞言,個個內心害怕,怎麼清照還敢質問皇上?
宋徽宗也沒想著有人會問他話,倒是有些驚訝,隨即又說道:“是,在朕眼中,他們都是好官。先帝留下的重臣,都是好官。唉,不過朕不會用罷了,以致如此。”
李清照又道:“既然如此,那清照請求皇上,對……對相公他們好生調查一番。”
宋徽宗道:“什麼?是明誠他們嗎?”
李清照聽皇上如此稱呼相公,很是親切,內心不禁感覺好受了許多,隨即又是說道:“是,清照斗膽請求皇上再查一查相公的事情。”
宋徽宗點頭道:“是。朕正在查。說實話,朕早就想說了,明誠他們都是太學出來的書生,懂得君臣之道,怎麼會貪錢呢?朕也是不解。不過眾位大臣均如此說,朕也沒有辦法。唉,說朕是皇上。其實朕還是受到了許多人的限制<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
趙母以為清照這樣沒大沒小。會惹皇上生氣,沒有想到會說中皇上的心事,更沒想到會讓皇上這樣吐露心聲。既然皇上都這樣說了。那自己還等什麼呢?正愁自己的三個兒子不能回來,如此一來,正是求皇上的時候。
趙母忙又跪下來,與皇上叩首道:“老身斗膽求皇上。一定要還我兒子清白啊。我的三個兒子雖無大志,卻都懂得君為臣綱的道理。他們不敢胡作非為的。皇上明察。”
宋徽宗又忙伸手去將趙母攙扶起來,隨即說道:“伯母快起來,朕知道了。朕定然會查出此事,還您三個兒子一個清白。朕相信明誠。明誠飽讀詩書,不會那樣做的。”
趙母聞言,內心又是大喜。暗暗尋思道:“蔡大人不幫我們,我們也不需要他的幫忙。皇上自然會替我們做主。”
宋徽宗道:“朕今日來看,實在是傷透了心。伯母將趙大人一路送好。”
趙母道:“皇上能來相送,想必老爺他定然很是歡喜了。”
宋徽宗低頭又是嘆息道:“趙大人走了,朕又該向誰人詢問道理呢?唐太宗失去魏徵,正如失去一面鏡子。朕如今失去了趙大人,便已失去半面銅鏡。”
趙母不知道老爺在皇上內心的地位如此之重,自己輕輕抬眼去看皇上,見皇上滿面愁容,想必這話是發自皇上內心的,如此想來,皇上是對老爺還真的是挺看中的。
趙母內心稍稍欣慰。
宋徽宗又抬頭來,道:“院落之內怎麼就你們家人,趙大人之前親舊故友都哪裡去了?”
趙母沒防備皇上問這話,突然啞口,想了一想,隨即又說道:“那個,老爺之前的親舊都沒有來,我們也不知道。”
宋徽宗隨即驚訝道:“趙大人親友遍佈,怎麼能沒有一個人過來呢?朕真就不信了。”
趙母低頭,心裡暗暗尋思道:“老爺被皇上免了官,現在哪裡還會有人來啊?蔡大人威嚴難以抗拒,人家就算想來也不能來了。”
宋徽宗轉身與太監道:“傳朕口諭,命各變法激進新人都來,趙大人走了,臨走一面,豈能不見?”
太監答應一聲,就都走了。
宋徽宗又是氣憤握拳,不自禁低聲自語道:“他們都是些什麼人,怎麼人家趙大人一離官位,就都不來了?”
趙母瞧皇上氣憤模樣,內心倒還真對他頗含幾分敬佩之意,不過卻在心裡暗暗想道:“皇上年輕氣盛,發發牢騷也是應該。可是天下不是隻靠意氣就可治理的。”
宋徽宗又道:“朕倒要看看,他們都過來以後,如何與朕對峙。”
趙母內心驚訝道:“皇上這是要發怒了嗎?不過皇上發怒,又有何用呢?老爺西去無法再回來。皇上這樣,徒勞無益。”
當即轉了轉眼珠子,趙母與皇上說道:“皇上今日能夠前來,我們都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