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2 / 4)

小說:和尚·部落格 作者:江暖

。出了家,也在不斷思考這個問題,使兒的修學不斷增上。不曾因為衣食無憂、生活安逸就悠悠卒歲。父母養育、師長教導、善友護持的恩德,成就了兒堅定的人生目標,此恩難忘!

我們寺院,不僅有“食”(物質方面),更具有“法”(佛法內涵)。兒住在這裡,身安心亦安,能如法修行辦道,所以我們不是世人眼中的出家人:避世、消極、“青燈伴古佛”,不食人間煙火的樣子。我們是三學增上的佛教僧伽,看透了五欲六塵毫無意義的真相。反觀世間人永遠被虛幻的苦樂所矇蔽,一生忙碌,終歸夢幻;進而感受到佛法帶給人的啟示,是極具真實意義的。兩年的修學生活,更是證明佛法真實不虛,所以這條路,兒必定是要走到底的。

非常希望父親您也能和兒一樣,親自體會到佛法之真實不虛。在家中,閒時無事,您就看一看兒曾給您寄去的佛學書籍,乃至在有精力,各方面允許的情況下,到寺院看一看出家人的生活,也可當作是一次旅遊,至少了解一下您的兒子為什麼為了佛法而如此“痴迷”,佛教到底有什麼吸引力,使得從古至今千千萬萬的人,上至皇親國戚、士卿大夫,乃至學者儒士、平民百姓,都至誠恭敬頂禮在佛陀的座前。現在的佛教已經傳播到世界各地,可以說佛法已普遍為世人所接受,他們難道都是失去生活勇氣的懦夫嗎?數億人信仰佛教,充分說明,佛教有真實內涵,世界上的聰明人都已認識到佛法真實不虛,而深入佛法的大海,且受益無窮。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一位法師寫給父親的信(2)

希望父親多多保重,能有一個好身體,這是一切的本錢。您年輕力壯時,為了我們一家四口,付出了很多很多。您流的汗,都是為兒女而流,您的腰肌勞損也是為我們勞累過度而致,每憶及此,往往淚沾衣襟。古人講,忠孝不能兩全。兒何嘗不想親自奉侍於慈父膝前,寒暖兒問,心話子聽,但今既以“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為己任,暫辭慈親,為的是在淨土成為永恆的菩提眷屬。出家乃大丈夫事,非帝王將相之所能為。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被傳為千古美談。“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這是出家人的本分。

盡書千言,不能表達一片赤子之心;縱筆萬語,不能表達對慈父的感恩與思念,就此擱筆吧!

祝願慈父:佛光注照,菩薩護佑,身心康泰,六時吉祥!

祝願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及所有親眷:身心康泰,壽比南山!

姐姐親奉慈父,操心費力,辛苦了!弟向姐姐問好!

祝願姐姐及外甥:福慧增長,免難消災,如意安康,一切吉祥!

。。

法師的父母們

原題目:《養育龍象 利佑人天》2006…11…21

核心提示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是啊,如山如海的父母之恩,作為子女,又如何能回報呢?在佛子們紹隆佛種、荷擔如來家業的背後,又有多少父母作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付出!

2006年“十一”黃金週,恰逢中秋佳節,龍泉寺舉辦中秋祈福吉祥###,主題是學習並實踐“普賢菩薩十大行願”,為法界眾生祈福。在這舉家團圓的日子裡,法師的父母、家人們陸續趕到龍泉寺,有的甚至提前一個月到達,和學誠方丈、常住法師及十方信眾歡聚一堂,更為###增添了特別的意義。

“如來清淨地,見聞皆歡喜。”在和法師家人相處的過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這種歡喜。

10月2日下午,法師們的“親友團”聚在一起交流了各自的心得。俗語道:“可憐天下父母心。”含辛茹苦將孩子養育成人,正待其成家立業,與自己共享天倫之樂時,他們卻毅然選擇了出家修行的道路。對此,父母們內心的真實感受是怎樣的呢?

一位法師的父母感觸頗深,從得知法師出家的那一刻起,他們的內心經歷了劇烈的震盪和變化,簡要概括為“揪心、無奈、放下、歡喜”八個字。“揪心”的感受是我們最可以理解的。“兒行千里母擔憂”,何況兒子永遠放棄了紅塵,捨棄了小家,成為真正的如來眷屬,哪個父母不像割去心頭肉般戀戀不捨呢?當他們得知法師放棄大學的學業,在莆田廣化寺出家時,追至道場,苦苦相勸多日,然而法師志向已決,不為所動。他們不得已接受了“無奈”的現實。之後,看到方丈慈悲智慧,僧團清淨如法,信眾虔誠恭敬,感到在這樣的導師引領下,在這樣殊勝的環境下,法師的前途是光明的,這條路沒有走錯。特別是得知方丈已為法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