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逮捕,押解北京,交由皇帝去處置,才是合理的方式。
當時小說盛行,有人做了小說來稱譽毛文龍。一部是四
十回的《遼海丹忠錄》,是杭州人陸雲龍所作,大捧向鄉毛帥。
另一部是作者不署名的《鐵冠圖》(不是講李自成事蹟的那一
部),以毛文龍為主角。
當時大名士陳眉公對“殺毛事件”抨擊甚烈。另一個大
名士錢謙益是毛文龍的朋友,對朝野輿論當然也有影響。《明
季北略》甚至說:袁崇煥捏造十二條罪名來害死了毛文龍,與
秦檜以十二道金牌來害死了岳飛完全一樣。卻又是過分的批
評了。
推測袁崇煥所以用這樣的斷然手段殺毛,首先是出於他
剛強果決的性格。其次,文人帶兵,一定熟讀孫子兵法,對
於孫子殺吳王愛姬二人、因而使得宮中美女盡皆凜遵軍法的
故事,對於“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的軍法觀念,一定印
象十分深刻。那時候寧遠、錦州、薊州各處軍事要地都曾發
生兵變,如不整飭軍紀,根本不能打仗。袁崇煥明知這樣做
不對,還是忍不住要殺毛,推想起來,也有自恃崇禎奈何他
不得的成分。最後,毛文龍接近魏忠賢,袁崇煥接近東林清
流,其中也難免有些黨派成見。
①督師本來比總督略高,但在於謙的時候還沒有設督
師當時總督是地位最高的帶兵文官。見吳晗:《明代
的軍兵》。
②即今遼寧省安東之北的九連城,與朝鮮的
義州隔鴨綠江相對。
③皮島在朝鮮寫作椴島。這個“椴”字,漢文音
“駕”,但朝鮮人讀作Pi音,所以中國人就簡稱為皮
島。有一本相當流行的講清史的通俗著作說皮島即
海洋島,地理弄錯了。海洋島在皮島和大連之間,離
皮島約一百海里。皮島是朝鮮地方,海洋島是中國
地方。
④據朝鮮派去皮島的使者記載:毛文龍每天吃五餐,其
中三餐有菜餚五六十品,寵妾八九人,珠翠滿身,侍
女甚多。
⑤一般書籍(包括《明史》)上記載,都說袁毛的會晤
地是在雙島。《荊駝逸史》中輯有《袁督師計斬毛文
龍始末記》一文,採用的是日記體,從五月二十二
日袁崇煥出發到六月十一日回寧遠,逐日記錄海
程、所經島嶼、風勢、船隻、兵員、官員姓名等等,
十分詳盡,作者顯然是袁崇煥隨行的幕僚或部屬。
他寫作態度異常忠實,對於袁毛密談三日三夜,只
記兩人“二更後方散”、“密語三更方散”,記錄兩人
密談後的神色,卻不記密語內容,全天憑空推測的
言辭,合於現代要求最嚴格的報導體。該書記載袁
毛相會的地點是在島山,離旅順陸路十八里,水路
四十里,距雙島有半日水程,中間隔了松木島、豬
島、蛇島、蝦蟆島等許多島嶼。我比較各種資料,覺
得島山的說法更為可信。
⑥《始末記》記載當時情形說:“酒敘至終,(袁)方有
傲狀,毛帥有不悅意態。”
⑦後來大大有名的孔有德、耿精忠、尚可喜都是毛文
龍的義孫,那時叫做毛有德、毛精忠、毛可喜。
⑧梁啟超在《袁崇煥傳》中說:“吾以為此亦存乎其人
耳。毛文龍不死,安知其不執�為諸降王長?”意思
說,毛文龍如果不死,說不定他反而是第一大降王
呢。然而這也是揣測之辭了。
十二
這時候朝廷又欠餉不發了。袁崇煥再上奏章,深深憂慮
又會發生兵變,更憂慮兵卒譁變後不再接受安撫,從此變為
“大盜”。他說一定要發生一次兵變,才發一次欠餉,而發了
欠餉之後,又一定將負責官員捉去殺了一批,這樣下去,永
①
遠是“欠餉——兵變——發餉——殺官——欠餉”的迴圈。
這道奏章,當然只有再度加深崇禎對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