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4 / 4)

小說:處世智慧 作者:低訴

其現實性無緩動餘地,不容許妄想工虛假的希望置身其間。

如果經驗的教訓對我們產生效果,我們不久會放棄追逐歡樂和幸福,多想想怎樣使自己獲得安全,不受痛苦和折磨的侵襲。我們知道,世上最理想的生活,莫過於不具痛苦的生存——一個平靜可忍受的生活;我們可以把我們的要求限定在這個範圍,即是不超出我們有更大把握可望獲取的一些事物。因為不想終生苦難的最安稱的途徑,是不個盼自己非常快樂幸福。歌德年輕時候的朋友梅爾克(MERCK)必然深感這話的真理性,他這麼寫道:“人們對幸福有所要求的方式是可憐憫的,這也與他們的慾望息息相關,意致把世上的一切事情都敗壞了。人們如果能把這項要求拋棄,除了眼前已有的東西以外,一無所求,就會有長足進步。”(見《梅爾克來往書信》,頁100)這麼說,把我們對歡樂、財產、官位、聲譽等等的期望,加以很合理的限制,是值得采納的;因為這種試圖獲得幸福、顯赫人世、一生都充滿歡樂的努力奮鬥,會為我們帶來極大的不幸。對人生有所要求就會很容易不快樂,而想要生活快樂實在很難、甚至是不可能的,明白這一道理我們當會減低對人生的要求,認為這就是明智的。一位深知人生智慧的詩人這麼歌頌,確有至理:

第五章 思辨與箴言(counsels and maxims)(4)

中庸之道最好

居屋不在汙穢陋巷

又非他人妒忌之所

巨松風無情地搖撼

大廈沉甸甸地倒塌

最高峰被雷暴擊中

(賀瑞斯,《頌詩》。II。X)

衷心接受我這一番哲學的人——他們自然知道我們的整個生存並不理想,睥睨人生乃最高的智慧——對此生的任何事物和情況,都不抱奢望:這些人不把熱情消髦於塵世的事情,如果事業失敗,也不過分傷心。他們會覺得柏拉圖說的話(見《共和國》,X。604),含有至理:世上的事情不值得憂慮;還有,就是一位波斯詩人所說,

雖然世俗的萬物從你掌握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