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老大和老三兩家都在院子裡等著了。
劉氏嘟囔道:“來的恁晚,全家都等你們。”
祝大姐白了她一眼風涼道:“人家抱著拎著那麼多東西呢,走得慢幾步也是正常的,不像某些人,空著兩隻爪子,當然來得早。”
“爹、娘,大姐,我昨晚半夜才到家,所以早晨半天才起來。”祝永鑫插嘴圓場道。
“想了,先去拜祖圌宗牌位。”老祝頭咳嗽一聲,因為冬至是大節,所以院兒裡已經搭了草棚子,放了條案,祖圌宗牌位已經請了出來,前頭還插著香燭,供著幾樣吃食和楊氏準備的燒紙,這會兒把方氏準備的紙衣裳、燒紙和元寶也都供在上頭,全家依照順序上去磕頭,老祝頭瞧著似乎有些個心事重重,讓所有人都去屋裡坐下,這才吧嗒這菸斗道:“這幾天我一直在尋思個事兒,我一直沒跟你們說過咱們老家的事兒,也沒說過老家還有啥人。我從小死了娘,被爹拉扯長大,後來十來歲的時候家裡鬧飢圌荒活不下去了,我說要出來討生活,我爹非要守著老家的祖墳,說寧可餓歡田喜地貼吧叮噹步搖手打死也不出來,我兩一口氣吵翻了,我就跟著魏老圌二跑了出來,後來聽老家那邊傳信兒來說我爹餓死了,最近總惦記著老家的事兒,想回去瞅瞅,所以我尋思著,等在家過完十五就走,爭取春耕前趕回來,若是趕不回來,你們兄弟幾個幫老四把春耕忙活了,倒是也不耽誤什麼大事兒。”
楊氏顯然也是第一次聽到這件事兒,神色有些愕然,皺著眉頭半晌之後才道:“按理說你想回老家看看我不該攔你,但是咱家如今是個啥情況你又不是不知道,給你湊出來盤纏的話,明年咱兩就喝西北風去?”
老祝頭平時不管錢,所以明顯是沒想到這方面,聽楊氏這麼一說也是怔住,但隨即倔脾氣上來嚷道:“沒錢有沒錢的走法,我當年從家裡跑出來,身上一文錢沒有,還不是好端端的走到這兒了,大不了我拿個碗一路要飯,也走得回去。”
祝大姐聞言皺眉道:“爹,你說的這是啥話,你也是上了歲數的人了,如今兒女齊備的,哪裡能跟當年十來歲血氣方剛的小夥那時候比,你若是當真想回去,也不是什麼難事兒,只不過我不放心你自個兒回去,家裡兄弟幾個kaichun兒都得忙活地裡,所以也只有我陪著您回去了,這樣萬一路上有個啥事兒,也能有個人照應一下。”
祝老四聞言道:“大姐,你再要強也是個女人家,跟爹一起去總歸還是不妥,萬一路上遇見個啥事兒可咋辦,還是我陪著爹回去吧!”
打老祝頭心裡覺得,是想讓兒子陪著回去,祝大姐雖說是自個兒閨女,但畢竟是不太方便,而且祝大姐自個兒心裡有主意,有什麼事兒怕是不會聽他的,但若是祝老四一起,開春的春耕只靠著楊氏那可就是抓了瞎。
祝永鑫似乎是瞧出了老祝頭的心思,起身兒道:“春耕的時候我們兄弟三個一起回來幫忙就是了,還是老四跟著爹去比較穩妥,大姐還有留哥兒要照顧,而且梅子明天出嫁之後,大姐在家多陪陪娘也是好的。”
祝老大和祝老三也都忙點頭應是,李氏原本是不太樂意,但是祝老大已經在她出聲之前應了,她也就不好再多說什麼,勉強地穩住了面色。
劉氏最近心虛得很,有知道孃家兄嫂也不可能給自個兒撐腰做主。所以也異常的老實,甚至還反常地賠笑道:“爹孃這邊有啥要乾的活,我們幫忙也是應當應分的,四弟跟著去咱們都放心,自然也沒啥可多說的。”
老祝頭見全家難得的齊聲,面上稍微露出些欣慰的神色,嘆了口氣道:“雖說葉落歸根,但是我家這一脈就只剩下我一個,老家也沒什麼正經的親戚,都只有遠親旁系了,所以我這次回去,還打算把家裡的祖墳遷過來,你們有空去山裡踅摸踅摸,看有沒有啥好地方。”
這件事兒商議既定之後,楊氏領著幾個媳婦到灶間去煮一早包出來的餛飩,熟話說“冬至餛飩夏至面”,全家連湯帶餛飩都吃得暖暖和和。
第七十三章 九九消寒圖
祝永鑫放下碗筷道:“我昨個兒回來之前在城裡買了些羊肉和狗肉,一會兒讓博榮娘拿過來,算是中午加菜。”
劉氏手下正收拾著桌子,聞言眼珠子骨碌亂轉,佯裝隨口地打聽道:“二哥,在城裡做什麼活計,賺錢不?”
“賺啥錢啊,在木工行裡做學徒的管吃管住的就不錯了,有那麼幾個銅板的進賬,也不過是掌櫃的施捨罷了,左右還不是靠著省吃儉用,牙縫手心兒裡摳點兒錢出來,這回要不是因為過冬至節,你以為我爹捨得買肉?”荷花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