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刻,方天心懷浩蕩,意念,卻是悠閒,在想著一些雜七雜八的東西。
其實也不是雜七雜八,而是有一條完整的線索,貫穿之。
而這線索,就是前世古代華夏所謂的“yīn陽”。
“yīn陽”這兩個字,在前世,算是徹底讓算命先生又或者風水師什麼的給毀了,被深深地打上了“下九流”這個標籤,當然,這與華夏勢力本身的衰落,也大有關係。
來到這個世界,遠離了前世種種,最主要的是,隨著方天自身的成長,許多前世被他忽視或一直視為“糟粕”的東西,在慢慢地顯露其價值,然後,被他越來越深刻地重視。
“yīn陽”,就是自從當下明悟身心運轉的奧秘之後,方天第一個想起來的東西。
在修煉一事中,身體素質與jīng神力是yīn陽,兩者誰是yīn誰是陽這不重要以方天那“無師自通”的水平,暫時還搞不懂那更深一層的東西,但只要知道這是yīn陽,就足夠了。
jīng神力與“心”這兩者之間,又是一個yīn陽。
“心”與意識之間,還是yīn陽。
意識與元素之間,同樣的,也還是yīn陽。
這就叫一環套一環,環環相扣。一二三四五,哦,五個,正好是一個奧運五環。
先從意識和元素說起。
一個魔法師的修煉,是透過用意識來感應元素而開始的。那麼,感應的過程中,你把元素當成什麼,當成是有生命的,還是沒有生命的?把四系元素當成什麼,是一視同仁,還是根據它們不同的表現和xìng質,或親近之,或下意識地疏遠之?
比如說,火系元素。向來表現的活躍,且大多數時候,太過“活躍”,接近於暴躁。
此種情況,對不同的魔法師來說。感受是不一樣的。
有人覺得這是直爽,很喜歡。於是在冥想中。就會自覺不自覺地對火系元素親近,然後,修煉的風格,就會向這一方向漫延。
同樣,有人討厭之,就會避開。
為什麼有喜歡和討厭的區別?除了魔法師身體的先天元素親和xìng之外。主要就是魔法師的意識在起作用。
這個魔法師的父親是個脾氣暴躁的酒鬼,一喝多了酒,就把小時候的這個魔法師拖過來暴打,讓他深深憎厭之。於是,接觸元素之後,就把心底的這種憎厭,不自覺地轉移到在他看來與其父親有某些相同特質的火系元素身上。
然後,修煉的時候,結果不言可知。
如果這個魔法師身體本身親近其它元素還好,但如果親近的就是火元素,那就杯具了。
這就是經歷構成意識,然後意識決定元素。
但是同樣是這個經歷,同樣是這個意識,“心”卻可能截然不同。
這個魔法師小時被暴打,那他將來的“心”會是什麼樣子呢?
一是懦弱。這很容易理解,長久被乒,又反抗不得,久而久之,就養成逆來順受的心xìng了。
二是堅強,這同樣很容易理解,既然家長靠不住,那就只能靠自己了。
三是逢迎,父親靠不住,就想方設法從其他人那裡獲取支援,比如母舅,比如祖輩外祖輩等……
同樣的遭遇,不同的選擇,也就是同樣的意識,然後不同的“心”。
到了這裡,輪廓就清楚了
你無法決定元素,因為它們就是那個樣子,但你可以決定自己的意識,然後透過意識來影響它們。
你無法決定意識,比如說有那樣一個父親,又比如說經歷淺薄,識見不多,但你可以決定自己的“心”,是在堅強中一路向上,還是在懦弱中一路下滑。
然後就這般連環著,元素被意識影響,意識被“心”影響,“心”被jīng神力影響,jīng神力被身體影響。
也就是說,你想達到更好地修煉,那麼完全可以在意識、“心”、jīng神力、身體,這四者之中,隨便找出一個你較為擅長的來發力。
經歷較少,意識結構單薄,那你就遊山玩水,那你就交朋結友,那你就培養各種愛好,種種人、事、物接觸的多了,意識結構的單薄自然得到彌補。
“心”不是怎麼好,充滿yīn鬱、浮躁、狂暴等負面的東西,那就想方設法,來作調適。
jīng神力不足,那就死命地冥想。長的冥想,短的冥想,各種形式的冥想,相互交錯著來,就像同是雞蛋,可以煮著吃、煎著吃、炒著